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关键中间体——(2',4"-O-双三甲基硅基)-红霉素A-9-[ O-(1-乙氧基-1-甲乙基)]肟的“一锅法”合成工艺.方法 以9-(E)-红霉素肟为原料,在丙酰胺盐酸盐的催化下,与2-乙氧基丙烯进行醚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即经“一锅法”得到克拉霉素关键中间体.结果与结论 目标物的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确证.该合成路线收率良好(两步总收率为88%)、环境友好,为工业化生产克拉霉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氯甲基-3,4-二甲氧基吡啶盐酸盐(1)是制备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的重要中间体。文献[1,2]以3-羟基-2-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氧化、硝化、醚化制得6,再经乙酸化、水解、氯化制得1。文献[3]报道以3-甲氧基-2-甲基-4-吡啶酮(3)为起始原料,经氯化、氧化、醚化制得6再制得1。由于3-羟基-2-甲基吡啶没有国产品,而以国产麦芽酚(2-甲基-3-羟基-γ-吡喃酮,2)通过两步反应可制得3。因此,参照文献[1~3],并对其工艺进行改进,制备了1。文献[4]报道3的制备是在Ag2O存在以下以CH3I醚化,本文改用硫酸二甲酯;另以双氧水代替文献[3]的间氯过苯甲酸作氧化剂制备5;模拟文献[1]的方法制备6,但不经苯和石油醚处理制得固体,直接以油状物用于下步反应;文献[1]以两步制备7,先蒸馏出中间体再水解,本文不经蒸馏,直接水解。通过我们的研究,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
目的:优化罗氟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 Boc酸酐保护、醚化、脱保护、二氟一氯甲烷醚化、氧化、酰胺化反应得到目标物罗氟司特。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 H-NMR等确证。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危险性小,后处理简单,收率较高,有利于工业放大生产,总收率为36.3%。
研究了以红霉素肟为原料通过醚化来制备罗红霉素的两种工艺(Ⅰ,Ⅱ).工艺Ⅰ是相转移反应,工艺Ⅱ是非水反应,反应所生成的罗红霉素的收率分别为75%和90.2%.
克拉霉素是新一代14-元环半合成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学名为6-O-甲基红霉素,分子式C38H69NO13,它是从红霉素A出发,经肟化、醚化、硅烷化、甲基化和还原制成[1].具有稳定性好,杀菌能力强,低pH条件下易溶解,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