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的基础在于公共性.一般可以理解"公共"突出了在由人群构成的共同生活中,凝聚共同利益关系所指向的生活事务[1].公共卫生的"公共性"既是衡量政府关注公众健康共同利益活动性质或对国民整体健康基本价值的分析工具,也是评价公共卫生发展目标、公共财政投入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对于保障公众共同健康利益的完整性和完全性的标准.公共卫生中所反映的公共利益并不仅仅表现在国家层面上,甚至会表现在社区层面上,且具有多层次性.公共利益是"共同"的利益,但它不仅存在于(某个)组织分享之中的共同利益[2].
患儿父母在手术失败后能否索取赔偿,这与"慈善手术"活动性质无关,它取决于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有无过失.手术前要求家长与"有关方面"签订协议,这是正常的手续.至于手术失败,甚至出现患儿死在手术台上等情况,如果属于医疗事故的,医院当然要负责任,家长也可以提出索赔.如果不能证明属于医疗事故,医院则不负责任.因为手术总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心脏手术,如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哪家医院敢动这样的手术.
1医疗卫生系统的经济效益必须统一于社会效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医疗卫生事业也是如此.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它的活动性质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卫生监督执法;卫生教育与科研;公共卫生服务;个人卫生服务等四个方面.
总产出是增加值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现单位在核算期内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目前增加值统计界定医疗服务业为非物质性服务活动,并据此而定总产出的核算内容及计算方法.而实际上虽然为患者提供诊疗、护理服务体现的是非物质性服务活动,可相伴随的卫生材料、药品消耗却等同于商业零售业的物质性服务活动,可见医疗服务活动具有双重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修改增加值统计中关于医疗服务活动性质的界定.
腰椎不稳症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腰椎运动节段的刚度下降,导致在正常生理负荷下腰椎运动节段活动范围超过正常及活动性质改变,而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脊柱进行性畸形及神经损害等症候群.本文对腰椎不稳症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国内外目前诊治现状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社区健康教育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贯穿于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依据目的任务、活动性质和干预手段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就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1.1语言教育方法(1)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是人户家访的基本形式.( 2)健康咨询:以现场答疑的形式,应由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承担.(3)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听课,是社区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4)小组座谈:由健康教育者组织,组员讨论,互帮互学,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培训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