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人体内的嘌呤代谢长期紊乱时,血中尿酸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其直接后果是有尿酸盐针状晶体在组织中析出,由此引发急性炎症即痛风.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必须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目前,降低尿酸的方法除了低嘌呤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外,很多患者还需服用药物,其中碳酸氢钠片、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最常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小心对待,确保安全.
双甲脒是新型高效低毒有机氮杀虫杀螨剂,通用名为Amitraz,化学名称为1,5-双(2,4-二甲苯基)-3-甲基-1,3,5-三氮杂戊二烯-1,4,白色或浅黄色针状晶体,熔点86℃~87℃,成品主要为原粉和乳油.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粉尘分散于空气中.
目的 制备一种瑞巴派特球状结晶的新晶型并考察新晶型对瑞巴派特溶出速率的影响.方法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重结晶法制备新晶型瑞巴派特球状晶体,通过扫描电镜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其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其对在不同pH介质中的原料药溶出速率的影响.结果 瑞巴派特针状晶体和球状晶体不仅晶体外观形状不同,且其红外吸收光谱图和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瑞巴派特球状晶体的溶出速率高于针状晶体.结论 瑞巴派特球状晶体是新晶型,它与针状晶体的晶型不同并且二者的溶出速率也存在明显差异.
组织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为一生物硷,无色针状晶体,有吸湿性,熔点83℃~84℃,沸点209℃~210℃,溶于水和乙醇.食用含有较高的组织胺鱼类,可引起类过敏性食物中毒.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人体内的嘌呤代谢长期紊乱时,血中尿酸会升高发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后果是有尿酸盐针状晶体在组织中析出,由此引发急性炎症即痛风。所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必须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广泛分布在植物界.小檗碱是黄色针状晶体(乙醚),表现为季铵式、醇式和醛式3种互变异构体,其中以季铵碱型最稳定.小檗碱能缓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比较大,难溶于丙酮、氯仿和苯,盐类的溶解度都比较小,其主要存在形式盐酸盐微溶于冷水(1:500)[1].小檗碱可从三颗针、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