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媒体曝光名为“吸血鬼饮料”、“吸血鬼日记饮料”、“吸血鬼血浆饮料”、“吸血鬼能量饮料”、“仿真血浆”的多种“品牌”血袋饮料在网络和实体店铺热销。此类产品的血袋包装类似医用血浆,有的还在标签上标注区分出“A、B、AB、O、Other”等类型。
精神药物可致体重增加,当增至超重或肥胖时,可引发多种疾病和增加死亡率[1].因此,有必要对该体重增加的机制、特征、后果和治疗进行讨论.一、机制1.神经递质:阻断5-羟色胺2C受体(5-HT2c)增加食欲;阻断组织胺H1受体(H1)引起贪食和镇静;阻断多巴胺D2受体(D2)刺激食欲和减少运动;阻断β3受体抑制脂肪燃烧;阻断乙酰胆碱(Ach)受体引起口干,增加喝高能量饮料的机率;激动5-羟色胺IA受体(5-HT1A)和鸦片受体增加食欲[1,2];激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增加进食和减少运动;这些因素均可增加体重.
喜庆节日、阖家团圆、好友相聚、往来应酬之际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少不了举杯畅饮,为的是一个氛围.为了健康,我们欢乐之余还须理性,毕竟酒喝多了会伤肝.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酒对肝脏的伤害呢?民间采取食用水果(梨、甘蔗等)、萝卜、芹菜、豆腐、蜂蜜等方法缓解酒醉后的不适.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在针对400例饮酒者使用bHIP饮品护肝、醒酒、解酒的应用观察中发现,诺丽果粉(bHlP Noni GIA)及能量饮料(bHIP Energy)对饮酒过量、醉酒者有非常明显的醒酒效果.
能量饮料是青少年饮料消费的流行趋势,在青少年大量饮用能量饮料的同时,却忽视了其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能量饮料消费是学校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新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能量饮料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状,对生理和心理的危害,能量饮料与酒精的混合饮料带来的危害等.在未来研究中,应该转换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结合本土特色开展相关研究,为能量饮料管理和青少年健康维护提供参考.
美国《今日健康》报道,德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实验指出,饮用能量饮料可以短时间大幅度提高心脏功能,但也可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导致心脏比平时收缩得更加迅速。健康人群饮用含咖啡因和牛磺酸含量高的能量饮料一小时后其心脏收缩率大幅提升。这一结论引发了人们对饮用能量饮料有可能损害心脏健康尤其是对已患心脏病人群的担忧。
上周遇到了一件令人烦心的事.我在一家杂货店买东西,遇见了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孩子买了一听含咖啡因成分的约24盎司重的能量饮料.当我看到贴在罐体上的3.49美元价格时,我更为震惊.因为这个孩子在一罐饮料上的花销超过了普通工人半个小时的最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