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树脂酚】相关文献(3)
  • 小黄皮茎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19期

    目的 研究小黄皮Clausena emarginata茎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藻土、硅胶等多种柱色谱、MPLC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对小黄皮茎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其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一氧化氮(NO)的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从小黄皮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6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ddlenol C(1)、hedyotol D(2)、hedyotol C(3)、3-(2,4-二羟基-3-甲氧基苄基)-4-(4-羟基-3-甲氧基苄基)四氢呋喃(4)、tripterygiol(5)、busaliol(6)、2,3-bis [(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methyl]-1,4-butanediol (7)、polystachyol (8)、丁香树脂酚(9)、nitidanin (10)、4-[3-hydroxymethyl-5-((E)-3-hydroxypropenyl)-7-methoxy-2,3-dihydrobenzofuran-2-yl]-2,6-dimethoxy-phenol(11)、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12)、erythr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13)、赤式-1-(4-羟基-3-甲氧基苄基)-2-(4-甲酰基-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3-二醇(14)、rosalaevinB(15)和去氢双松柏醇(16).结论 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16对LPS诱导BV2细胞产生NO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小黄皮 木脂素 polystachyol 丁香树脂酚 去氢双松柏醇 抗炎活性
  • 中药白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药学实践杂志》 CA 2001年6期

    目的:研究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白及甲醇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 β - sitosterol)(1);胡萝卜苷( dancosterol ( 2 );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 ( 3 );咖啡酸( caffeic acid ) (4) o结论:化合物2,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白及 胡萝卜苷 丁香树脂酚
  • 亚麻子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亚麻子(Flaxeed)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种子,亦称大胡麻、胡麻仁,载于<中国药典>,主产于我国内蒙、东北、新疆等地,其味甘、性平,具有润燥、祛风等功效[1].临床用于皮肤骚痒、麻风、眩晕、便秘等症.而近年来,亚麻子在民间逐渐被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的文献报道还较少.为此,我们对亚麻子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鉴定:(+)-松脂素(1)、(+)-丁香树脂酚(2)、Dihydrocubebin(3)、α-亚麻酸甲酯(4)、β-谷甾醇(5),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亚麻子 脂溶性 化学成分 化合物 治疗高血压 亚麻属植物 亚麻酸甲酯 丁香树脂酚 理化性质 结构鉴定 胡麻 波谱数据 亚麻科 松脂素 谷甾醇 高血脂 种子 中国 预防 药典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