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胶体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欧洲人很早就熟知"圣·约翰的面包",即刺槐豆胶,我国晋朝就已开始种植魔芋,<蜀都赋>中有云"其圃则有蒟蒻","蒟蒻"即指魔芋(可用于生产亲水胶体魔芋胶).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越来越多亲水胶体被应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迄今为止世界上可用于食品工业的亲水胶体已有40余种,其来源和分布非常广泛.亲水胶体是一种大分子多糖,其基本化学组成单位是单糖及其衍生物,有些亲水胶体还含有非糖部分,这种特别的化学组成赋予了亲水胶体非常特殊的性能,通常可以作为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持水剂、胶黏剂、悬浮剂、澄清剂、晶体阻碍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应用于食品中.
鲍鱼,虽称鱼却与鱼毫无瓜葛,倒跟田螺之类沾亲带眷,宋代人送它一个鲍螺的称呼.它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形状像人的耳朵,所以又名耳鲍,拉丁文译作海耳,还有的地方叫耳见.<广志>说,"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乱,或七或九."因贝壳边缘生有七个或九个小孔,像是谁给扎的一溜耳眼,有的地方叫"七孔螺"或"九孔螺".古人最初发现鲍鱼以腹部爬行,所以<汉书>称之为鳆鱼.其实,腹部肌肉就是它的足,通称腹足.西晋<蜀都赋>始称做鲍.
魔芋又名麻芋、鬼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的泛称.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我国为原产地之一.魔芋是一个大家族,据统计,全世界有260多个品种,我国记载的有19种,其中8种为我国特有.我国早在2 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魔芋,食用历史也相当悠久.早在公元250 ~ 306年,在我国西晋大文学家左思的名著《蜀都赋》中就有“以灰汁煮即成冻,以苦酒淹食,蜀人珍之”这样的记载.唐朝《酉阳杂俎》、宋朝《嘉祐本草图经》、明朝《本草纲目》等都有魔芋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