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王翠竹)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成功举办了“智启2015”新产品推广巡展系列活动,以分享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契机,与广大OEM用户共同展望了当前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重要趋势下的全新视野,也为用户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前,制造业正在从以前的外延式、粗放式增长,转为更注重挖掘能效和创新潜力、强调稳中提质的“新常态”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更新迭代的节奏却在不断提速,为上游设备供应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今,新型医疗设备的特点是:高新科技含量高,功能复杂,产品更新快.
随着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地设计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产品,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征求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能投放市场的定型产品.
1 疫苗生产从量变到质变自从70年代起,我国则开始研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1980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投入生产.到90年代后,人用狂犬疫苗年生产能力达到500-600万人份.疫苗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应用证明该疫苗具有一定免疫效果,副反应亦较轻.但临床上也有免疫失败的案例报到,其原因除个别未能注射完全程外,疫苗抗原量偏低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1994年开始决定改为浓缩疫苗,对疫苗原液进行了3-5倍的浓缩,并逐步替代"淡苗".但由于在产品更新过程中,部分生产厂家因经费与设备不足,仍继续生产.淡苗市场上一时出现"淡苗" 、浓缩苗并存的现象.个别推销商为了谋利甚至以劣充好,上门推销本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