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制作义齿的重要材料.瓷修复体色泽美观,生物相容性好,但其性脆,易折裂.为克服单纯瓷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缺点,烤瓷熔附金属工艺(PFM)诞生了.它兼有瓷的美观与金属的强度等优点,目前普遍应用于牙体缺损、缺失的修复.但随着PFM 的应用,一些问题产生了:如边缘的金属色泽、以及过敏等现象.本文从物理、机械强度、化学生物相容性、审美以及临床等方面比较了全瓷冠与烤瓷冠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牙体缺损的修复学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目的 探讨烤瓷冠与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2例128颗患牙的修复和随访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出现瓷崩裂烤瓷冠观察瓷全冠龈染色烤瓷冠18颗,比色及色彩问题烤瓷冠3颗,余无明显异常.结论 根据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齿修复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目的研究采用第二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EREC Ⅱ)制作的瓷全冠的边缘适合性。方法在离体牙上制备标准的全瓷全冠预备体,采用CEREC Ⅱ CAD/CAM系统制作瓷全冠并就位,用工具显微镜测量瓷全冠与预备体之间的间隙。结果所有全冠均能顺利就位,平均边缘间隙在肩台为56±26μm,牙合面为64±21μm,轴面为81±31μm,其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值为64±28μm。结论 CEREC Ⅱ系统制作的标准瓷全冠就位顺利,边缘适合性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AD/CAM)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学临床,本文采用CEREC Ⅱ系统制作前牙瓷全冠后,探讨利用技工室再加工技术方法,使之形态、颜色得以改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在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嵌体、贴面最先得到了研究,其关键在于缩短了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周期.光学模型技术省略了传统的取印模过程及印模材料,计算机控制的切磨系统代替了整个技工制作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材料[1].我科引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CEREC Ⅱ系统设备,经临床应用制作瓷全冠15例,效果较好.
在口腔修复领域中,金瓷冠因具有金属全冠的强度和瓷全冠的美观,成为临床上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理想方法.然而临床上常发生金属烤瓷冠瓷折裂现象,从而影响修复效果,因此关于影响金瓷冠抗折强度因素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对金属影响金瓷冠抗折强度的研究较多,而对高温瓷粉与低温瓷粉抗折强度的对比报导较少.
随着种植义齿的普及,种植体上部结构的修复种类越来越多.一体化基台冠作是将基台和全冠融合在一起,通过镙丝直接固定在种植体上的个性化基台[1]修复体,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点,患者的后期维护保养也非常方便.Procera CAD-CAM系统在口腔修复领域已有多年应用历史,是目前最为先进的CAD/CAM系统之一.它不仅可以制作传统修复的全瓷全冠、贴面和固定桥,还可以用于制作个性化的全瓷/纯钛种植基台、一体化的基台冠/桥.其适用种植体系统包括Replace,Branemark,Camlog,ITI常规颈等.
目的:评估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两种不同的瓷系统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取48颗正畸拔出的前磨牙,分2组(每组24个),一组用于制作procera瓷全冠,另一组制作In-Ceram瓷全冠.每一组又分为4小组(每小组各6例),①.50μm氧化铝喷砂;②.氧化铝喷砂加硅烷;.③.氢氟酸酸蚀;④.氢氟酸酸蚀加硅烷.比较各组的微渗漏情况,数据进行t检验和三元方差分析组问差异.结果:在牙釉质内,4种方法中氧化铝喷砂并硅烷处理对两种瓷而言都显著减少了微渗漏(p<0.01),但procera瓷表现了更多的微渗漏(p<0.05);在牙本质中,4种表面处理方法中氧化铝喷砂并硅烷处理可减少微渗漏,两种瓷表现相似.结论:牙本质表现了较高的微渗漏;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氧化铝喷砂并硅烷处理微渗漏表现最少.
氧化锆陶瓷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近乎完美的美观性,使其在生物材料应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本文概述了氧化锆作为口腔材料的特点,详述了氧化锆在口腔医学方面运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瓷全冠的边缘适合性是瓷全冠获得临床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从试验设计、牙体预备、瓷全冠的制作工艺、就位与粘固等几个方面探讨瓷全冠的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以及审美需求不断提高,拥有一口美丽健康牙齿的想法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氧化锆全瓷材料因其近乎完美的美观性、高韧性、不导电、磨耗性接近牙本质、化学性能稳定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使其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与日俱增.本文概述了氧化锆全瓷材料作为口腔材料的分类、优点,并对CAD/CAM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