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很多人愿意将之比喻为婚姻.最著名的有一段话:“如果你有一个女儿,要趁她年轻漂亮时将她嫁人,这样才会找到一个好人家;相反,如果等到人老珠黄时再嫁,她很可能就会没人要了”.换个角度来看,这段话其实透露了买家选择并购对象的基本标准——“年轻漂亮”.也就是说,被并购的目标企业要有成长的潜力,能满足收购方某些特定的战略需求,这样才能卖到一个好价钱.
反摊薄条款( Anti-dilution Provision),又称反稀释条款,是指在目标公司进行后续项目融资或者定向增发过程中,私募投资人为避免自己的股份贬值或份额被过分稀释而采取的措施.广义的反摊薄条款包含三类权利——转换权、优先购股权(优先购买权和优先认购权)、降价融资保护;狭义的又称为棘轮条款,仅指在目标企业降价融资时,私募投资人为了防止自己持有的股票价值降低而采取的措施.
投资者进行调查并验证项目方所作陈述,行业人士称之为"投资调研".主要包括:资料搜集、市场考察、数据分析和效果验证.为什么前期调研如此重要呢?因为没有前期调研,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性会剧增;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对目标企业进行投资收购,会造成很大的财务损失.道理很简单,但在投资收购过程中却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在过去的一年,医院收购大潮风起云涌,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等对医院的收购/投资更是此起彼伏。然而,如何准确、合理地看待医院的真正价值,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研究表明,目标企业估值、估值技术是决定并购成败的两个关键因素,而估值技术又往往决定了目标企业的价值。医院价值的评估方法源于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但由于非营利性医院有别于企业的特殊行为模型,导致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非营利性医院。在此,本文通过市场法对非营利性医院的价值评估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