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国性扩张企业的"规模不经济"现状相比,一些跨区域连锁规模与效益俱佳.鸿翔一心堂招股说明书透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其主营收入为22.186亿元,营业利润1.563亿元,净利润1.347亿元,净利润率超过6%.而此前2009年、2010年一心堂的净利润分别为0.848亿元和1.029亿元;2009~2011年三年期间,相比销售额16%、9.3%的增长幅度,一心堂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21.3%和31%,效益增长大于规模增长.
近日,德国拜耳斥资10.72亿元收购东盛旗下"白加黑"等OTC业务并已获商务部批准,医药行业的最大外资并购案就此画上了句号.然而,根据东盛科技今年中期的数据,东盛科技OTC业务占其主营收入的80%以上,而"白加黑"等一线品牌又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这就意味着这次声势浩大的并购实际是划走了东盛科技绝大部分江山.
今天,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的2015已正式告别,意味着作为"十三五"开启之年的2016也已正式到来.过去的5年里,医药工业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医药工业的主营收入突破具有历史意义的1万亿元.仅仅3年后,医药工业的主营收入就超过了2万亿元,再次创造历史.不仅如此,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2.2%增长到2015年的3%.那么,中国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在未来发展中会考虑哪些方面?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关于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几点考虑.
复星医药200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14.29%;主营业务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1.77%;净利润1.21亿元,同比略微下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医药工业增长明显,而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在于复地的投资收益下降.自2003年初以来,来自医药主业的营业利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投资收益的增速,表明公司已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生式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