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今年双11,从医药电商大的格局来看,最大的变化是不变;而从产品维度,最大的变化仍是变化.药品“上位”医药电商从诞生起就被责批缺乏医药属性,但在迁延变革中,这一标签已经被逐渐弱化.从产品结构的变化看,从隐形眼镜和计生用品撑起一片天,到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强势崛起,及至今日,已经逐步开始向药品转归.
医药工业,曾经还只是医药电商的看客,转瞬却已经成为主角.医药工业“互联网+”或“+互联网”的路径莫衷一是,有太安堂、康恩贝、仁和药业式的资本合作,有上药、国药、以岭药业式的独立孵化,有欧姆龙、九安医疗、飞利浦式的借船出海,更多的则是居于产品维度的互联网化.
这一两年来,以整合产品资源、管理资源,抱团取暖的"药店联盟"从幕后走向前台,呈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联盟的诉求也日趋多样化,如单体药店联盟(百合谷)、品牌产品维价联盟(浙江药通),保健品采购联盟(福生堂)、区域联盟(武汉天元、山东华夏、东北恒爱,江苏九洲)、上市大联盟(广东大参林)、农村药店和乡镇个体诊所联盟(杭州珍诚医药),关键信息技术联盟(药房信息联盟)等.
中新药业天津隆顺榕制药厂始建于1833年,为区别于以同仁堂为首的"京系"药厂,被"卫系"同行奉为"卫药魁首",后几经变迁改为天津中药制药厂,2003年5月1日,正式恢复老字号--中新药业天津隆顺榕制药厂,并注册"隆顺榕"商标.目前在本市所有中成药生产企业当中,天津隆顺榕的销售收入名列前茅,几年来隆顺榕推行品牌战略的实践表明,企业的发展在于其产品的推动,而决定企业价值的则是品牌.如今,以产品维系企业命运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产品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而品牌之争注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