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于2004年5月31日正式实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
<重庆晨报>报道,有着22年驾龄的重庆一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培训部主任张小莹,在一次醉酒之后驾车肇事致执勤交警一死三重伤,近日在法庭受审时万分愧疚,泣不成声.
7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法院对醉酒驾车造成4死1重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孙伟铭死刑.这一判决结果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5位律师联名上书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该判决量刑明显过重,而七成多网友则对这一判决"拍手称快"(7月26日<武汉晨报>).
自2011年5月1日凌晨起,各地交警开始执行夜查酒驾任务,一些"以酒试刑"的司机当场被查,成为当地"醉驾入刑第一人".北京"醉驾入刑第一人"被吊销驾照2011年5月1日凌晨,内蒙古司机李俊杰因醉酒驾车,被北京交管部门查获.经鉴定,李俊杰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59.6毫克,他也因此成为实施"醉驾入刑"后北京因醉酒驾车受到刑事处罚的第一人.他不但要面临拘役的刑事处罚,还将被吊销驾驶证,5年"禁驾".记者从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由于李俊杰并未对此提出听证的申请,在被查获3天后,北京交管部门将依法对李俊杰做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理.
据新华网2011年12月7日报道,《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7个月来,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20多万起.这一数字虽然较2011年同期下降44.5%,但这也足以凸显问题.这20多万起被查获的酒驾行为,远非真实酒驾数量的全部,甚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当前,农村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因农村警力薄弱,加之线长面广路况差,多集中在城市的警力很少能延伸到农村去执法.在农村地区发生的酒驾如果不导致交通事故,被查获的概率很小.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了酒驾的"重灾区".从这个层面分析,全国真实的酒驾数量不知道是20万的多少倍.即使以20万起计,每月也有近3万起,这个数字也是"相当可观"的."酒驾入刑"后,醉酒驾车、酒后驾车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酒驾呢?笔者以为,这是我们酒文化过滥而又缺少汽车文化,同时法律文化不完善所致.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各国对酒后驾车或酒后驾车肇事的司机,都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惩处,办法各有一套.美国纽约对酒后驾车的,一经发现,罚款300至500美元或监禁一年,同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再驾驶.对于酒后驾车肇事的,司法部门让酒醉司机亲眼看看被撞死的人,还要让其听受害者及亲属伤心欲绝的哭诉,或让他们承担抚养受害者遗孤的责任,用心理战术警诫酒后驾车人.对那些初犯且未伤着人的喝酒司机,则在他们车后挂上"曾犯过醉酒驾车"的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