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32P球囊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组织等效血管和热释光剂量学方法.结果2.5 mm×20mm空球囊内残留32P对血管壁造成的剂量影响是0.92Gy/min.当球囊内导管偏离中心时,球囊外表面的吸收剂量将降低20%.气泡位置处的吸收剂量比球囊外表面平均吸收剂量低约30%.结论32P球囊表面轴向剂量分布较均匀,但径向吸收剂量随距离增加迅速减少.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采用放射性125I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使肿瘤部位受照剂量高,有助于肿瘤的整体杀灭,而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较小,在我国已有研究报道[1,2].本研究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3],研究放射性125I粒籽源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及剂量分布,为临床近距离治疗提供科学的剂量依据.现将单颗125I粒籽源的剂量分布结果报道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机应用愈来愈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微机泄露的辐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有文章报道显象管工作时80%~85%的电子束能量被荫罩截获,只有小部分X线向前辐射.本文根据热释光剂量学理论,对微机泄漏的辐射剂量进行了调查.
目的 研究放射性125 I粒子源在肌肉组织等效材料模体中的剂量分布.方法 研制肌肉组织等效模体,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 I粒子源进行二维径向的剂量分布研究.结果 在0.5cm处,TLD在0°、45°、90°、135°、180°、225°、270°、315°时测得的剂量率分布为9.61、5.72、9.33 、5.05、10.65、5.15 、10.7、5.74cGyh-1,理论计算值为3.94 cGyh-1.结论 125I粒子源的径向剂量率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 进行实验模拟,前列腺癌用肿瘤模型代替,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测量前列腺癌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实验表明,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是在不均匀剂量模式下受照,剂量直接与粒子源的数量和几何位置有关.结论 125I粒子源表面剂量最高,随着距离增加而剂量迅速下降.粒子源的间距越小瘤内剂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