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片】相关文献(711)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赫美补片及格尔补片术后慢性疼痛研究

    《健康大视野》 2012年7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预防对策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100例使用赫美平片(聚丙烯材料)及100例使用格尔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6-13个月,术后赫美补片修补出现6个月以上疼痛9例,发生率9%,采用格尔补片材料出现1例,发生率1%.结论采用格尔补片可以减少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腹股沟疝 补片 慢性疼痛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健康大视野》 2013年18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10年来7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医师的手术经验、手术技巧、修补材料密切相关.本组7例复发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出院.结论 积极治疗患者原发基础病,手术中细心、规范化操作可大大降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率.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 补片 复发 原因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2例体会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及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回顾庐江县同大卫生院自2008年6月到2011年12月共采用巴德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36例,腹股沟直疝6例;双侧斜疝2例,复发疝2例,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肺气肿,前列腺增生等合并症11例.结果:本组42例病例全部治愈.术后仅轻微疼痛,无张力性牵扯痛,修补确切,无异物感.平均住院时间为4~6天,未发生补片感染.有4例老年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阴囊水肿,1例切口感染,清创换药后愈合.结论:该术式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及创伤小;不广泛分离解剖腹股沟管,补片用可吸收微乔线固定,降低感染几率;不增加局部张力,符合解剖学原则;加强整个耻骨肌孔及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

    腹股沟 补片 外科手术
  • 腹壁切口疝原因分析及其治疗

    目的总结分析腹壁切口疝的原因及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01/2004-01收治的76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腹壁切口疝的平均年龄是54.3岁,腹壁纵行切口、缝合技术欠佳、切口感染、高龄、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41例大、巨大切口疝、复发切口疝以及部分中型切口疝采用人工合成修补材料修补无一复发,治愈率100%,而35例直接缝合修补或自体组织移植修补复发2例(5.7%).结论腹壁切口疝一旦发生,最好行手术治疗.针对病因,采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切口疝 疝修补术 补片
  • 补片在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补片应用对于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疝气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片应用于疝气修补术的治疗,具有疼痛轻微、手术所用时间短、恢复时间短、临床并发症少以及术后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并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补片 疝气修补术 疗效
  • 腹股沟疝患者89例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患者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情况。方法:收治男性腹股沟疝患者89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传统修补组23例,Holypro 组38例,Bard 组28例。比较3组手术后恢复及合并症情况。结果:Holypro组和Bard组平均修补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下床时间、阴囊水肿、尿潴留、伤口疼痛及术后复发均明显强于传统修补组(P<0.05);Holypro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ard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修补术,而且其中Holypro补片效果与Bard补片接近。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补片
  • 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配合

    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近几年为适应患者对手术的高标准要求而实施的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既能达到无张力疝修补的目的,又能避免补片与内脏直接接触引起的并发症[1].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共实施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手术50例,现将手术方法和有关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腹腔镜下 腹膜 前间隙 疝修补术 疝修补手术 无张力疝修补 并发症 直接接触 手术方法 护理配合 复发率低 高标准 创伤小 切口 内脏 康复 患者 补片 报告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方法:总结12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50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术后1例切口脂肪液化,对症治疗半个月痊愈.1例腹股沟神经痛,经封闭治疗好转.1例阴囊血肿,5%硫酸镁热敷治疗半个月消失.随访0.5~8年无复发,无异物感.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明显疼痛,活动受限,2例腹股沟神经痛,经封闭治疗好转.6例阴囊血肿,5%硫酸镁热敷治疗半月左右消失.随访0.5~8年复发6例,1例术后16月以内复发,2例术后20~34个月复发,3例62~84个月复发.复发率4%.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其优点远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疝的一种好方法.

    腹股沟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 补片 网塞
  • 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阴道穹隆脱垂38例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穹隆脱垂,进行中后骨盆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8例有不同程度缺陷的盆腔器官膨出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同时行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在应用聚丙稀网片加固阴道膀胱、直肠筋膜的同时,用圆韧带残端悬吊阴道顶端,完成中后盆底重建.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15 min,出血量平均为100 mL.38例患者的阴道脱垂全部得到纠正;平均随访26个月,均未出现阴道扭曲、缩短,无阴道穹隆脱垂,无性生活障碍.无复发;各种症状改善率≥50%.结论:对于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穹隆脱垂的患者,在切除子宫的同时应用桥式网片修补联合圆韧带悬吊术进行中后盆底重建,短期效果稳定,降低了复发的可能.

    阴道穹隆脱垂 中后骨盆重建 补片 圆韧带
  • 平片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43例体会

    目的:探讨平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0月对43例腹股沟复发疝采用平片无张力修补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 min,43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阴囊血肿2例,尿储留5例,切口液化1例,术后疼痛1例.3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全组无复发.结论:应用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好的术式,具有手术安全、复发率低,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腹股沟疝 复发 补片 张力疝修补术
  • 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6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CSTPCD 2011年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患有子宫脱垂合并中重度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宫颈与腹壁网片悬吊术及桥式修补术,分析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为60~75 min,术中出血50~80 ml.随访2~12个月,治愈15例,好转1例.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宫颈与腹壁网片悬吊术结合桥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具有保留子宫的完整性、操作简单、微创、安全、出血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腹腔镜 补片 子宫悬吊术 桥式修补术 盆腔器官脱垂
  • 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补片对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女性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5例。采用常规盆底重建技术和材料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补片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0.0%);盆底手术操作时间(105.13±10.26)min、术后住院治疗时间(6.18±1.46)d、盆腔功能恢复正常时间(71.25±5.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43.96±14.25)min,(9.81±2.37)d,(97.83±7.14)d;手术期间出血量(118.62±19.54)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9.06±22.19)mL;围术期不良反应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盆腔重建术治疗效果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结论应用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补片对接受盆底重建手术的女性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补片 盆底重建手术 女性患者 治疗
  • 外科植入物修补补片标准化工作进展

    补片类植入物产品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相关的材料学研究和新型产品的开发速度快,产业发展迅猛,但该类产品标准化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目前国内补片类植入物产品的应用现状、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外科植入物 补片 标准化
  • 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

    《解剖与临床》 CSTPCD 2006年3期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材料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疗效.方法:经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人工补片手术修复腹壁巨大切口疝16例,其中初发切口疝12例,复发切口疝4例.结果:16例全部治愈,术后发生皮下积液3例.随访10个月~4a,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人工补片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是安全、有效的.

    切口疝 外科手术 补片
  • 腹膜前疝修补术的解剖研究及术式进展

    《解剖与临床》 CSTPCD 2008年5期

    经腹膜前间隙进行疝修补的方法统称腹膜前疝修补术(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属后入路修补手术(posterior approach repair),操作上不同于通常的前入路手术,不切开腹股沟管或游离精索,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作修补或辅以补片无张力修补.近年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显现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就其演变和进展作简要阐述.

    腹膜 疝修补术 解剖研究 前间隙 无张力修补 前入路手术 应用范围 修补手术 腹股沟管 髂耻束 后入路 游离 演变 精索 方法 带作 耻骨 操作 补片
  • 无张力修补腹壁疝158例

    《解剖与临床》 CSTPCD 2002年1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运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新方法,笔者自1998年3月以来,应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疝环充填物和网状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5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无张力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术 人工复合材料 现报告如下 疝环充填物 良好疗效 新方法 锥形 运用 应用 网状 生产 美国 补片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补片植入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能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9.2±25.6)min,住院时间为(5.2±1.5)天,术中出血量(12.9±7.4)ml,其中腹膜撕裂5例,发生率为11.11%(5/45);术后皮下气肿4例,发生率为8.88%(8/45)。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补片植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腹股沟复发疝 腹腔镜 补片 腹膜外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1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采用聚丙烯网片无张力修补治疗成年人疝. 方法 采用聚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采用Lichtenstein 术式.结果 134例成人疝及复发疝患者均治愈出院,局麻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极少,疗效肯定.

    补片 Lichtenstein 术式
  •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应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CSTPCD 2009年11期

    目的 总结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聚丙烯平片修复腹股沟疝34例,对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34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0 min.术6~12 h内下床活动,无1例伤口感染,无1例阴囊积液,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不适感.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恢复快、费用低是腹外疝的理想疝修补术.

    腹股沟 无张力 补片
  • 补片修补手术切口疝30例的护理

    《现代护理》 CSTPCD 2005年14期

    文献统计剖腹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疝可高达11%.根据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在2003年提出的手术切口疝治疗方案[1],中、大、巨大手术切口疝都建议使用补片进行修补.接受补片修补手术切口疝的病人因为原发病的手术治疗引起了切口疝的并发症,尤其那些使用缝合方法修补过切口疝又复发的病人在再次手术的时候一般都有心理负担.老年病人发生手术切口疝较多与老年病人有较多的内科并发病不无关系.在手术中可能选用不同的补片材料(聚丙烯、聚四氟已烯、聚丙烯和聚四氟已烯的复合材料、聚丙烯和薇养的复合材料等)和补片置入在腹壁的不同层次[2](肌上-onlay、肌下筋膜上-sublay、缺损间-inlay或腹腔内-introperitoneal)可能出现不同的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术前术后加强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现把近年来对30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补片 修补手术 切口疝 聚四氟已烯 老年病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外科学 术后并发症 治疗方案 再次手术 心理负担 文献统计 术前术后 手术治疗 加强护理 护理体会 腹壁 缝合方法 原发病
  • 88例左室内补片成型治疗心脏室壁瘤的手术配合

    《现代护理》 CSTPCD 2005年16期

    左室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20%[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接受心脏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人中,大约50%以上病人都有过心肌梗死病史,其中不少病人已形成心脏室壁瘤,严重影响病人的心脏功能,在冠状动脉搭桥的同时,必须同时对室壁瘤进行良好的手术处理[2].我院从1993年~2003年采用左室内补片成型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脏室壁瘤88例,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室内 补片 成型 治疗 心脏室壁瘤 心肌梗死 动脉搭桥 病人 手术配合 梗死后 左室室壁瘤 心脏功能 效果满意 特殊国情 手术处理 发生率 并发症 中国 报告
  • 3例人工补片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护理

    《现代护理》 CSTPCD 2007年17期

    目的 总结人工补片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护理经验.方法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采用人工补片治疗3例ACS患者.其中腹部外伤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例,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评估.结果 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 应用人工补片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腹腔内压.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腔减压 补片 护理
  • 全容积三维超声评价人工瓣、补片、封堵器及起搏电极的效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BST 2005年1期

    目的评价全容积三维超声(FVTDE)对人工瓣、心内补片、封堵器及起搏电极成像效果.方法经二维超声检查确定的71例心内有人工瓣、补片、封堵器及起搏电极的患者接受了FVTDE成像.结果二维超声共发现了88处人工瓣、心内补片、封堵器及起搏电极.FVTDE可立体显示包括1例瓣周漏的所有31处二尖瓣位人工瓣环和瓣叶、19处主动脉瓣位人工瓣叶和瓣环、1处主动脉瓣位人工瓣仅人工瓣叶、所有5处三尖瓣位人工瓣叶和瓣环、16处室间隔补片、8处房间隔补片、1处房间隔封堵器和3处右心内起搏电极.仅1处主动脉瓣位人工瓣环、1处主动脉瓣位人工瓣叶和瓣环、1处室间隔补片和2处全置换的房间隔边缘显示不清.结论 FVTDE可立体显示绝大部分人工瓣、心内补片、封堵器及起搏电极,但成像角度、观察方向等因素可能影响其显示效果.

    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 人工瓣 补片 封堵器
  • 腹直肌分离的超声表现1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BST 2008年12期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 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 cm),宽约1.8 cm.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缝合腹直肌前鞘,为加强腹直肌强度,于前鞘及腹外斜肌浅层平铺放置一张prolene补片.术后超声检查所见:腹直肌前鞘正中薄弱处消失,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联系完整,左右侧对称,于前鞘与浅肌层间见补片的偏强带样回声.

    腹直肌 分离 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 强回声 患者 腹外斜肌 下腹壁 发育异常 对称 补片 上腹部 连续性 横切面 窄带 体检 术后 扫查 强度 浅层
  • 超声对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CSTPCD 2006年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切口疝修补手术前后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38例切口疝修补手术前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8例术前全部显示切口疝疝环的大小及位置,疝囊大小、位置及内容物.术后全部显示补片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其中30例未见明显异常.7例提示补片外血肿,1例为补片外混合性高回声团.结论超声能够为医生提供切口疝较具体的数据情况,为医生选择补片种类及大小提供依据.术后能清晰的显示补片的位置、形态及相邻关系,有无并发症.

    超声 切口疝 补片
  • 不同大小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及切口疝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以不同大小的聚丙烯补片行腹股沟疝及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方法 本组患者分为腹股沟疝组(Ⅰ组,n=20)和切口疝组(Ⅱ组,n=20);Ⅰ组分为传统手术组(Ⅰa组,以传统Bassini方法修补)和无张力手术组(Ⅰb组,用36 cm2聚丙烯补片以Lichtenstein方法修补);Ⅱ组分为传统手术组(Ⅱa组,行传统的缝合修补)和无张力手术组(Ⅱb组,用360 cm2聚丙烯补片行Sub-lay修补).分别于术前24h和术后6、24、48、168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IL-6等指标.结果 所有亚组术后静脉血中的WBC计数以及CRP与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的Ⅰb组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术后的Ⅰa组,Ⅱb组高于Ⅱa组;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较为Ⅰb组和Ⅱa组指标水平相近,而Ⅱb为最高、Ⅰa为最低.结论 使用聚丙烯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所引发的炎症反应要大于传统的缝合修补,而且补片大小也和炎症反应呈正相关.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补片 合成材料
  • 颅骨成形术中的计算机个性化辅助设计6例报道

    目的研究一种中国大陆地区实用的颅骨成形术的计算机个性化辅助设计方案.方法对6例颅骨缺损患者,行头颅超薄CT扫描,三维重建,模拟缺损颅骨的形状和曲度,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缺损颅骨及补片模型,患者认可后,应用压模技术,制作硅橡胶涤纶网补片,做为植入材料.结果6例患者塑形满意,几乎恢复原有容貌,平均手术时间缩短.结论设计出颅骨成形术的计算机个性化辅助方案,有推广价值.

    颅骨成形术 补片 计算机辅助设计
  • 52例局麻下筋膜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我国自1997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随着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方式和应用材料也在不断改进,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美国强生生产的PHS补片行小切口局部麻醉下筋膜后无张力疝修补术共52例,现报告如下.

    筋膜 腹股沟 无张力疝修补术 应用材料 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式 小切口 麻醉下 医生 生产 强生 美国 局部 技术 患者 补片
  • 以补片做吊带的改良Stamep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悬吊带功能的改良stamep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7年3月采用普外科疝气修补用补片作悬吊带,并用stamep手术方式行穿刺行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5 min(60~90min),平均出血量45 ml(30~60ml),平均住院时间7 d.8例患者尿控满意,1例出现尿潴留,经尿道扩张及留置尿管后好转.结论 改良stamep术具有疗效持久、技术难度小、疗效好(类似于SPARC),更由于费用低廉,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尿道悬吊术 补片 手术
  • 带瓣牛颈静脉补片在法洛四联症手术中跨瓣环疏通右室流出道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国外将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alved 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BJVC)应用于右心室与肺动脉重建手术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有望成为供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手术选择的良好材料之一,我国几家大的心脏中心也开始由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实践,但经验不多.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补片 法洛四联症 重建手术 瓣环 右室流出道 右心室流出道 研究走向 心脏中心 手术选择 临床实践 近期效果 肺动脉 应用 经验 基础 材料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