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微球作为鼻腔免疫疫苗的载体有延长免疫时间、增强免疫作用等优点.本文从鼻腔免疫微球的包裹材料、制备工艺、鼻腔免疫后的体内分布情况、免疫机制、鼻腔免疫DNA微球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研究HBV表面抗原亚单位微球疫苗及DNA微球疫苗鼻腔免疫的效果,为新型鼻腔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HBV表面抗原亚单位疫苗及HBV DNA疫苗作为模型,以壳聚糖作为载体,通过沉淀/凝聚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疫苗,分别通过鼻腔、腹腔及肌肉免疫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小鼠血清,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HBV IgG,分析不同免疫途径的免疫效果.结果在HBV亚单位微球疫苗免疫组中,腹腔与鼻腔免疫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在HBV DNA疫苗免疫组中,肌肉免疫后12周IgG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微球疫苗则在16周才达峰值,且鼻腔免疫组要高于肌肉免疫组.结论鼻腔免疫可作为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的免疫途径,且相对于DNA疫苗而言,壳聚糖微球具有保护作用及缓释作用.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Strindelius等采用肠炎沙门菌鞭毛蛋白、结合鞭毛蛋白的淀粉微粒和鞭毛蛋白加吸收增强剂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3种配方,通过口服、皮下注射和鼻腔免疫3种途径免疫小鼠,比较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
鼻相关淋巴组织是上呼吸道主要的免疫防御屏障.近年来,鼻腔免疫已成为继口服免疫后诱导粘膜免疫的又一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鼻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异同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联合淋巴毒素(LT)清除小鼠生殖道HPV16-E7慢病毒感染的作用.方法 建立HPV16-E7慢病毒感染模型.建模成功的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实施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B组静脉注射LT,C组采用HPV16-E7鼻腔免疫+LT静脉注射,D组应用PBS作为对照.鼻腔免疫分别于建模后0、14和28 d各进行1次.其后收集小鼠阴道黏膜组织及生殖道淋巴结,检测小鼠阴道组织中HPV16-E7蛋白的表达及淋巴结中淋巴归巢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和D组比较,C组及A组淋巴归巢因子在淋巴结中表达分别呈(++)及(+),HPV16-E7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后,HPV16-E7慢病毒感染小鼠清除HPV16-E7的能力增加.LT能有效提高经鼻腔诱导的免疫效应,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调节淋巴归巢相关因子表达而增强免疫应答效应.
目的 研制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疫苗凝胶剂,考察其特性及免疫效果.方法 以卡泊波为基质,脱氧胆酸钠为黏膜吸收促进剂,制备凝胶剂,以落球法测定凝胶的黏度,SDS-PAGE电泳分析脱氧胆酸钠对蛋白纯度的影响,以免疫印记检测疫苗蛋白的完整性,以留样观察法及离心法考察凝胶的稳定性,以含抗原凝胶剂鼻腔免疫BALB/c小鼠,并与溶液剂相比较,考察凝胶剂的免疫效果.结果 制备的凝胶剂稳定性好,凝胶的黏度为8050 mPa·s,脱氧胆酸钠不影响蛋白的纯度,抗原蛋白的完整性良好.小鼠鼻腔免疫凝胶剂后产生了较强的特异性血清IgG及胃肠sIgA反应,优于液体免疫.结论 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凝胶剂性质稳定,具有生物黏附性,可提高免疫效果,是较好的鼻腔免疫剂型.
作者研究了经由鼻腔免疫单价复制缺陷型delNS-H1N1流感病毒疫苗(7.7 log10 TCID50/志愿者)的志愿者的血清和鼻洗液样品中的交叉中和抗体水平。根据血清 IgG ELISA,黏膜 IgA ELISA、MNA或HAI在12名志愿者中有8名其抗体水平呈显著增高,有4名应答者血清和黏膜洗液中deINSI特异性ELISA IgA抗体明显升高且有极高的同亚型中和活性。然而4份血清不具有中和异亚型H3 N2和H5 N1流感病毒的中和活性,而四分之三的鼻洗液却具有中和上述异亚型流感病毒的活性。缺失试验结果表明是IgA而非IgG是鼻洗液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原因。作者的发现表明病毒中和性IgA的诱导可能代表着鼻内免疫流感疫苗产生交叉保护的免疫相关物,也表明使用delNSI是一种制备保护人类免受季节性和大流行流感威胁的疫苗的有希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