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性修复过程中,临床比色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由于视觉会受到环境及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已有研究证明比色板与实际材料间存在较大的颜色差异,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客观、准确的比色方法。计算机选色(computer color search, CCS)技术是将所有材料的测色结果制成数据库,然后针对某一颜色检出色度最相近的材料,是一种客观、标准化的手段。验证CCS技术是否适用于口腔修复临床比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收集9种共计91色光固化树脂,分别在中心色、高彩度、低彩度、明系、暗系、黄系及黄红系7种色卡背景下测色,并将L*a*b*值录入数据库。另外收集73颗上前牙,也使用相同7种背景色卡测定唇面中央部色度,按与色卡色差最小的原则选出中心色、高彩度、黄系及暗系各4颗。其余舍去。然后以天然牙的测色值结果与数据库中所有同色色卡背景的树脂色度值进行对照,依照最小色差选出色度最相近的光固化树脂,将选出的树脂填入在牙唇面中心制备的窝洞内,光固化后在水中保存24 h,打磨抛光后由20人进行视觉比色判定。评价结果分为3级。不合:树脂与牙色度完全不吻合;基本适合: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适合:无法识别树脂与牙间的色差。
目的 建立定量测定五味子中多糖的比色方法.方法 采用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D NS)三种显色方式,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其吸收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五味子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分别为91.3、83.5、97.6 mg/g.结论 硫酸苯酚法操作简单易行,测定五味子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可靠.
为了预防交叉感染、保障人体健康,医院的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绝大部分的医院污水用氯消毒,余氯量是评价消毒效果的指标,但不能忽视过高的余氯量会引起水质第二次污染.因此,随时控制余氯量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暂定碘量反滴定法[1]作为医院污水余氯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但该法操作复杂,测定时间长,不适合现场快速测定.本文探讨使用快速、简便而误差又小的DPD比色方法代替碘量反滴定法.
目的:检验分析MTT实验方法本底高、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的影响因素,改进实验条件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降低本底。方法:用MTT比色方法,细胞毒试验及细胞增殖实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MTT显色反应的性能特点。结果:比较了13种溶剂对Formazan的溶解性能。分析检验了琥珀酸脱氢酶在细胞上的分布特点、pH值对MTT反应体系的影响、酚红和牛血清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检测了MTT反应时间曲线和细胞活力曲线。分析了改进后的MTT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结论:以MTT为底物的酶在细胞代谢中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MTT反应体系的pH值为6.7,比较好的Formazan溶剂是正丙醇、异丙醇和乙二醇乙醚。去掉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上的酶,用溶剂使蛋白质变性,经沉淀去掉蛋白质影响,能使MTT实验方法的本底降低,灵敏度提高。通常情况下该方法检测K-562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和10000个细胞左右。
当前应用极为广泛的烤瓷牙修复中,比色方法主要有两种:视觉法和仪器测试法.在1998年松风公司研制的比色计,应用中的比色满意度为37%,仅比视觉法的比色满意度30%高7个百分点,显然仪器测试法也尚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本文讨论视觉法比色的临床运用.
瓷修复体由于具有自然逼真、色泽稳定、耐磨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牙体(列)缺损及牙齿美容修复的主要修复方式之一.在口腔临床的瓷修复中,修复体的颜色是影响最终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比色板比色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方便,同时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比色方法,Vitapan Classical 和Vitapan Vitapan 3D-Master是临床常用的比色板.有研究表明[1-4],临床常用的比色板无法完全覆盖天然牙齿的颜色范围,导致临床使用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对贵阳地区健康人群的天然牙和临床常用的两种比色板的色度值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天然牙与比色板之间颜色的适合性.
目前,临床急诊生化检验中多使用干化学方法,相对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透射比色方法,干化学法多采用测定反射光强度,这就为通过加入清除层去除干扰物,如:胆红素、脂浊以及血红蛋白,提供了方便.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测定结果仍然不同程度受到包括血红蛋白等干扰物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干扰.笔者利用美国生产的VITROS-250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标本中的ALT的浓度来探讨标本溶血对ALT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