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耳蜗转基因表达的方法及意义.方法:经圆窗将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LacZ)注入豚鼠一侧耳蜗(接种耳)鼓阶,1周后观察接种耳及对侧耳蜗(非接种耳)转基因表达及听力情况.结果:接种耳蜗及对侧耳蜗均有Ad.LacZ表达,其分布相似,但对侧耳蜗中Ad.LacZ基因表达相对较弱,双侧耳接种Ad.LacZ前后听力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侧耳蜗的转基因表达可能对某些内耳疾病的转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高脂蛋白血症前庭损害作用的机理.方法:喂食豚鼠胆固醇、牛油13周,建立高脂蛋白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前庭终器显微、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动物血LDL-CH、HDL3-CH显著升高,HDL2-CH无明显升高.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前庭终器呈非特异性损伤性改变.透射电镜下,除细胞器变性改变外,毛细胞、支持细胞、神经杯内及基膜下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出现脂滴、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神经杯内脂褐素颗粒及溶酶体残体增多.结论:除缺血性损害作用以外,高脂蛋白血症的前庭损害作用可能还与前庭组织细胞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耳鼻咽喉解剖结构复杂且部位隐蔽,较难直接视及,随着鼻内镜及数字图像采集装置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认为有必要保存下来的病例影像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缺乏数字图像采集装置,使许多病例资料无法保留,且数字图像采集装置受采集芯片的限制,采集的图像像素相对较低.本研究旨在探索鼻内镜下利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清晰图像的方法,应用数码相机镜头直接接触内镜目镜,将所观察的图像拍摄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 AERP)波的起源,是临床上用以进行定位诊断的理论依据,也是研究听觉传入机制的重要课题.虽然在临床上应用[1,2],亦有学者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3],但是到目前为止40Hz AERP起源的确切部位尚不十分清楚.为此,采用电毁豚鼠中脑结构,实验观察40Hz AERP的相应改变,以探讨40Hz AERP波的起源.
随着学者对蜗窗膜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认识的逐渐深入,经蜗窗膜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已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但对药物的选择、给药方式、药物的浓度、剂量、给药频次等各家报道不一,无规范化的标准.本实验探讨鼓室内灌注给药和明胶海绵经蜗窗给药两种方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MTH)在豚鼠外淋巴液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糖皮质激素经鼓室内给药治疗免疫介导的内耳疾病提供参考.
DPOAE输入输出函数曲线可以了解耳蜗的非线性,耳蜗障碍输入输出函数曲线陡峭.由于中耳在传导声音过程中是线性的,可以假设DPOAE增长曲线在传导性聋中无改变,而耳蜗损伤发现陡峭的DPOAE输入输出函数曲线,反映了耳蜗感音功能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