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指导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式的演变.材料与方法:198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我科共实施UPPP124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例,年龄26~62岁,平均41.33岁;呼吸紊乱指数5.22~136.02,平均41.75;最低血氧饱和度33~88%,平均68.23%.术式演变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①1989年至1999年6月共对6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进行了传统的UPPP;②1999年7月至2000年3月共对28例OSAS患者进行了CO2激光辅助的重建悬雍垂的UPPP;③2000年4月至2000年12月,共对35例OSAS患者进行了CO2激光辅助的保留悬雍垂全长的UPPP.结果:各种术式术后1年随访,患者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传统的UPPP后,多数患者术后短期内出现进食时食物鼻腔返流,咽部失去软腭的正常形态,而呈"⌒"形,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而重建悬雍垂的UPPP后复查发现,所重建的悬雍垂并没有保持形态,而逐渐萎缩,仅剩一小的突起,咽部仍失去软腭的正常形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保留悬雍垂全长的UPPP,患者术后未出现进食时食物鼻腔返流,术后1年复查,咽部仍保持软腭的正常形态,悬雍垂形态、大小基本同术前,甚至较术前有所缩小,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经过不断修正,最终进行的保留悬雍垂全长的UPPP术式,既达到了治疗效果,又保持了软腭的正常形态.
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常存在上气道多平面阻塞,单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近年内,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技术--针对舌源性上气道阻塞而设计的舌体牵引与舌骨悬吊术,已用于OSAHS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可作为UPPP手术的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