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临床上对喉结核的认识.方法:对52例喉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仅13例有活动性肺结核,73.7%的病例首次就诊时误诊为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或慢性喉炎,4例误诊为喉恶性肿瘤,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了解近年来喉结核的病理变化以及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可以减少喉结核的误诊.
为提高咽喉结核的诊治水平及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现将2005年3月~2011年3月我们诊治的咽喉结核患者12例,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55 5岁.其中29岁1例,30~40岁8例,41~50岁2例,1例为82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4个月.全部病例既往无结核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咽喉反复疼痛6例,咽喉部异物感伴不适3例,进行性声嘶2例,伴有乏力3例,纳差3例,食欲下降4例,伴有发热、盗汗、皮肤瘙痒2例;咽喉部检查:10例中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3度肿大,扁桃体黏膜苍白、糜烂、触痛明显,软腭游离缘及悬雍垂缘黏膜糜烂苍白,均为一侧,如有鼠咬状,喉发音清晰,黏膜光滑.2例咽腔黏膜光滑,会厌水肿明显,黏膜糜烂如有鼠咬状,声带充血增厚,发音嘶哑,梨状窝有黏液存留.
一、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9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2600 h.因低热半年余、加重1周于2003年4月16日入院.自2002年9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热,体温在37.2~37.4℃,血压120/80 mm Hg,呼吸24次/min.不伴畏寒、盗汗、咳嗽、咳痰、倦怠、乏力、心慌、胸闷、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在原单位未经任何治疗,3~4 h可自行缓解,体温降至正常,未予重视.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3~4次上述症状,多于下午发作.
肺结核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支气管内膜结核作为肺结核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飞行员是一个特殊职业人群,肺结核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飞行员支气管内膜结核,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