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反复间断性左侧鼻腔出血2个月余,于2001-11-26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左鼻腔出血,发病初期出血量少,无需特殊处理出血可自行停止.入院前5夭突发鼻出血约100 ml,当地医院行鼻腔填塞,出血停止.拟行微波治疗时,发现左侧中鼻道黑褐色肿瘤,局部取活检示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以来,无剧烈头痛、视力下降及复视,无明显鼻阻、流脓涕症状.入院检查:鼻窦区无红肿、压痛.鼻中隔左侧偏曲,左侧中鼻道可见黑褐色肿瘤,触之质软,易出血.右侧鼻腔清洁,鼻黏膜光滑,下鼻甲轻度肥大.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床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上颔窦和筛窦多见.既往治疗的经典方式是鼻侧切开术和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伴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国内、外有关应用内镜技术切除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报道渐多.考虑到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生物学特点,手术治疗的目的 是应用精细手术解剖技术,将病变黏膜在骨膜下层彻底切除.
一、临床资料例1 患者男性,34岁,训练基地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 300 h.于1998年10月一次飞行训练中突感头痛,以右面部及右前额为重,并伴有右鼻腔流黄色水性分泌物,即返回机场,着地后疼痛消失,低头时仍有黄水流出,随即就近送往空军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右上颌窦囊肿,经抗炎治疗后鼻流黄水消失,出院后继续飞行,但有时飞行中感头部疼痛.于1999年3月来我院,1999年3月23日在局麻下行右上颌窦柯陆氏手术,将囊肿切除,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上颌窦囊肿,术后恢复好,经地面观察3个月后,结论为飞行合格,现飞行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