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在头颈部癌中,p53基因在喉癌、上颌窦癌、唾液腺癌、鼻咽癌等中均可见到阳性表达.而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p53基因替代疗法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自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rAd-p53,商品名为今又生)注射液对14例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联合放化疗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基因治疗已成为最有希望的治疗策略,在耳聋康复方面,基因工程技术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实验和临床治疗手段.基因治疗研究的快速发展对基因导入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近年来常用的耳蜗基因治疗载体进行综述.
通过对腺病毒的纤维蛋白、五邻体蛋白和六邻体蛋白的研究,改善了腺病毒载体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利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改造腺病毒壳粒蛋白的抗原表位或尽量减少腺病毒DNA中非必需基因的表达,减少了腺病毒载体的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蛋白质具有磷脂磷酸酶及蛋白磷酸酶双重活性,通过PIP3、FAK和MAPK等途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细胞迁徙与分化及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理活动,与多种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作用已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得到证明和进一步的扩展,但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提示PTEN在鳞状细胞癌中失活可能存在其特有的机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基因治疗开始应用于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实验研究.自诞生之日起,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就被寄予厚望,但由于临床疗效还不确切,它又备受争议.本文系统回顾基因治疗在头颈肿瘤领域十余年的一些探索和成绩.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从毛细胞的再生,内耳的解剖特点,神经营养因子作用及其借助于载体在内耳表达状况,基因导入途径等几方面探讨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体细胞移植技术在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脏疾病中应用,阐述了内耳体细胞移植技术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细胞移植技术对耳聋防治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996年基因治疗应用于内耳,目前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感音神经性聋治疗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目前内耳基因治疗正从试验可行性研究转向内耳安全导入的探索上.本文从内耳常用治疗基因、内耳基因转导径路及常用载体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案,共刺激分子B7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B7基因家族及其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作用,表明B7基因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颇复杂,治疗也有相当困难.基因疗法是在生物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疗法.本文从基因疗法的概念,有抗风湿作用的基因,抗风湿基因的转染方式,载体的选择和改进,如何获得持久的并可调节的基因表达,基因疗法的安全性,以及基因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其他各种风湿病治疗上的应用近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综述.这一新疗法令人鼓舞,有着极好的开端和宽广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