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为彻底切除肿瘤,大部分患者需要做喉全切除术,切除后丧失语言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以往单纯气管食管分路术虽然解决了语言功能问题,但误吸呛咳比较严重,患者不能耐受.为此我们从1990年5月至2000年8月在气管、食管分路术基础上对10例喉全切除患者进行气管、食管黏膜瓣发音重建术,并对气管套管进行了改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喉全切除术后若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康复,患者往往难以接受.不同个体的喉癌喉咽癌由于肿瘤侵及范围不同,喉全切除术后修复方法不同,同时由于放射等综合治疗,修复后的喉咽和颈段食管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以及颈部不同程度的瘢痕,因此术后言语康复的方法和效果不尽相同,目前,有多种发音重建术用于喉全切除术患者的言语康复.
食管音及气管食管音两种无喉音的发音器官均为咽食管段,而该段张力影响无喉音的获得,引起无喉音失败的大多数原因是咽食管段痉挛.本文综述了咽食管段张力的研究方法和治疗、预防咽食管段痉挛的方法.
根治肿瘤、重建恢复喉功能是喉癌外科治疗的主攻方向,其中嗓音是喉癌患者治疗后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不同治疗方式对喉癌患者发音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做一综述.
喉癌的功能保全性手术方式有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嗓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了解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嗓音的影响有利于术后嗓音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探索更佳的手术方式.
喉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2大呼吸道高发肿瘤,占全身肿瘤的1%~5%,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喉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原则除考虑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外,还要考虑喉功能的保留和重建.由于发音障碍所致的言语交流困难,易使喉癌患者产生自卑、抑郁心理而回避社会.所以术后发声功能是评价喉部分切除术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重要亚学科,嗓音医学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领域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咽喉科学,涉及正常嗓音、艺术嗓音、发音障碍、吞咽障碍甚至无喉言语康复等许多领域[1].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对嗓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喉嗓音手术理念和方式已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嗓音外科是嗓音医学的核心内容,对声带解剖、生理及发音特性的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嗓音评估体系的改善等,推动了嗓音外科的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嗓音显微外科、喉框架手术和声带注射材料等发展.本文主要就嗓音外科基本概念、范畴及新进展等做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