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吞咽梗阻不适1个月”入院,偶有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曾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3-06-06来我院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右侧披裂一球形肿物,淡红色、直径约2 cm大小、表面光滑、向外遮盖右侧梨状窝,无法窥见肿物基底部。双侧室带、声带光滑、活动好,声门闭合全。颈部增强CT示:右侧梨状窝处见结节状软组织影向内突出,约1.8 cm×1.3 cm,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强化,CT值46 Hu(图1)。由于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患者配合度差,多次在电子喉镜下行病理活检均失败,术前经过科室详细讨论,考虑肿物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可手术完整切除后行病理检查,且由于肿物较大,支撑喉镜下无法完整切除,应行颈侧径路手术。完善术前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于2013-06-10在局麻下气管切开+全麻下行右侧颈侧径路喉部肿瘤切除术。取右侧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沿皮纹做一长约6 cm横行切口,将颈阔肌下掀起皮瓣,显露右侧甲状软骨板。提起甲状软骨,沿甲状软骨板后缘纵行切开软骨膜,暴露甲状软骨,切开甲状软骨板内侧黏膜,进入喉腔,探查可见一椭圆形淡红色肿瘤,大小约2.5 cm×2 cm×2 cm,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韧,基底部来源于右侧杓会厌皱襞外侧,占据右侧梨状窝。紧贴包膜表面于肿瘤基底部黏膜下完整切除。术中留置胃管。术后病理为神经鞘瘤伴瘤细胞较丰富(图2)。术后1周,拔除胃管、进半流食,患者无进食梗阻、饮水呛咳等不适。堵管2 d,患者无呼吸困难、遂拔除气管套管,声音无嘶哑,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近2年,每半年复查1次电子纤维喉镜,见喉部黏膜光滑,声带活动良好,未见复发。
环咽肌功能失调或丧失可引起吞咽困难和食管反流及吞咽时胸骨下疼痛等症状,其严重后果在于误吸而致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反复感染.环咽肌失弛缓症是环咽肌常见疾病,大多原因不明.笔者收治-例因行胃镜检查后致环咽肌失弛缓症,报告如下.
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吞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其进行适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重要亚学科,嗓音医学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领域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咽喉科学,涉及正常嗓音、艺术嗓音、发音障碍、吞咽障碍甚至无喉言语康复等许多领域[1].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对嗓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喉嗓音手术理念和方式已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嗓音外科是嗓音医学的核心内容,对声带解剖、生理及发音特性的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嗓音评估体系的改善等,推动了嗓音外科的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嗓音显微外科、喉框架手术和声带注射材料等发展.本文主要就嗓音外科基本概念、范畴及新进展等做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