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嗅裂、中鼻道、下鼻道等狭窄隐蔽部位出血,局麻下止血治疗比较棘手.因出血点位于鼻腔中后段隐蔽部位且鼻出血较凶猛,或因患者精神紧张、鼻出血加重、疼痛及咽反射敏感等不能很好配合,难以找到出血点,以至于多次鼻腔填塞仍未能止血,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麻鼻内镜下治疗42例隐蔽部位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外伤性颅底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同时伴有鼻腔大出血的病例却并不多.急诊抢救时多使用凡士林纱条等进行前后鼻孔填塞,但仍有部分病例效果欠佳.
鼻利特尔区出血时选择有效、迅速、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笔者对150例(176侧)鼻利特尔区出血的门诊病例采用生理盐水黏膜下注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治疗鼻出血患者457例,男274例,女183例,年龄15~69岁;438例为利特尔区出血,其中235例为动脉性出血;14例为较严重的下鼻道穹隆顶中、后部出血,其中8例为高血压性鼻出血,经后鼻孔填塞仍反复出血;2例为鼻咽血管纤维瘤;3例为出血性鼻息肉.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是鼻部局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1],且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患者鼻出血发生于鼻腔中后段,因鼻腔后段有动静脉交织形成的血管丛,加之中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现较剧烈的出血,因而不易止血.以往多采用前鼻镜下填塞治疗,盲目性大,止血效果差,而且往往需行多次反复填塞,患者痛苦大,常不能耐受,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2].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科鼻内镜下行中老年鼻出血患者的止血治疗,不但可以直观的检查鼻腔,还可以对出血点或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止血处理,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腺样体手术中经常会遇到局部渗血多或一些搏动性出血,止血的方法有多种.我院自2002年6月起开展鼻内镜下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术中出血较多或有搏动性出血的30例患者,采取电凝止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本文难治性鼻出血定义为鼻出血呈发作性,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可疑出血灶,规范鼻腔填塞无效,或填塞后血止,撤出填塞物再出血.由于出血部位深而隐蔽,常规治疗效果差,对鼻腔正常黏膜损伤大,填塞导致的鼻、头部疼痛常令许多患者难以忍受.本文对我院2005-11-01~2007-11-01诊治的7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