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对脑卒中后耐药革兰阳性菌肺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细菌清除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2013年11月-2015年11月30例脑卒中后感染耐药球菌的肺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给予替考拉宁0.4g,溶于0.9%氯化钠100ml,12h/次,3次后改为24h/次,疗程为7~14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替考拉宁治疗后有效率83.33%,细菌清除率83.33%,不良反应率6.67%。结论替考拉宁治疗脑卒中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性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患者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9月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骨科患者术后感染检出病原菌均为耐药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44.19%、25.58和17.44%;均使用利奈唑胺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治疗起效时间为3~10 d ;其中52例患者是直接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用药后48例患者的病原菌被清除,清除率为92.31%,另有34例患者在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后换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用药后有25例患者的病原菌被清除,清除率为73.53%;治疗过程中共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9%。结论临床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包括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VISA)所致严重感染的出现,利奈唑胺应用逐渐增多,已证实利奈唑胺短程治疗上述感染有效.作者等回顾了44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病例静脉或口服利奈唑胺均》7 d,平均疗程为(29±28)d.这些病例平均年龄为(61±18)岁,均为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其中23例(53%)为合并多种疾病的复杂病例.除1例联合应用利福平和夫西地酸外,均单用利奈唑胺治疗,剂量为每12小时 600 mg,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13.5±9.4)个月(中位数12.8个月,0.5~37个月).
耐药革兰阳性菌如MRSA、PRSP和VRE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糖肽类抗生素oriavancin(LY-333328)和dalbavancin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体内半衰期长,极具开发潜力.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控制细菌耐药性及耐药菌所致感染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继续寻找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新的有效药物仍是重要任务.近年来新药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抗耐药革兰阳性菌药物以及治疗药物较少的感染如抗真菌和抗病毒药.
近年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感染,近期报道的个别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 或GISA)及异质性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ancomycin hetero-resistance staphylococci)、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感染等,引起了医药界关注,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年研究开发的抗耐药革兰阳性菌药物,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