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涂层假体有许多有关涂层的问题尚需解决.我们研制出了表面仿生型生物活性双梯度涂层,体外试验证实,界面结合强度达38Mpa[1].
仿生型药物系统通过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降低了传统纳米粒的免疫原性,并使其具备良好的靶向性、安全性.因此,仿生型药物系统成为理想的候选药物递送系统,并作为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今国内外仿生型递送系统的研究已涉及药物制剂的不同种类,包括纳米粒、脂质体、微囊、聚合物胶束等.本文综述了仿生型纳米粒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我院胸心外科于1993年5月~1997年2月间,应用自行研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人工胸壁,对8例手术后残留较大的胸壁缺损病例进行了胸壁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对8例患者进行的围术期护理总结讨论如下.
目的: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CT测定和对X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金属材料或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椎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仿生型人工椎板,最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仿生学人工-椎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产品已研制成功.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生理解剖形态结构相似,具备了棘突和椎板生理解剖功能特点,防止脊髓粘连受压,又修补了椎板缺损,稳定脊柱,形成了完整的椎管.结论:仿生型人工椎板符合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功能良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天然微粒载体为基础,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低免疫原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从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蛋白及病原体等热门研究领域着手,综述了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熔融挤出系统(Melted extrusion manufacturing, MEM)制备聚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 PCL)三维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采用NaOH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表面改性后的支架于真空下经CaCl2和K2HPO4进行晶核化预处理,然后对该支架进行矿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aOH表面改性处理在样品表面上引入了羧基,多孔支架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表面接触角由改性前的70.1°降为改性后的26.52°;经晶核处理后的样品在c-SBF溶液中的矿化研究表明,24 h内就可以在样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类骨磷灰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