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由于部位暴露,遭受烧伤机会较多,对于深度烧伤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遗留各种后遗症,给患者精神肉体上造成极大痛苦.我们于2008年7月起对面部深度烧伤采用肉芽创面大张中厚皮移植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7~42岁.烧伤原因:火焰18例,热液3例,化学烧伤2例.创面均为深度烧伤经保守治疗后形成的肉芽创面,无皮岛或有稀疏皮岛,最小面积5 cm×4 cm,最大面积为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自身的一段大隐静脉、桡动脉、乳内动脉或其它部位的血管,在冠状动脉阻塞的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做一主动脉-冠状动脉的桥,从而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冠状动脉的远端,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解除心绞痛等症状.
翼状胬肉是一层自球结膜向角膜侵犯的三角形纤维血管性组织,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若手术粗糙、简单,术后复发率很高.笔者采用细致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综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了其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06例术后患者接受了PCA镇痛治疗,剖宫产术29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修补术123例,子宫肌瘤剥出术及子宫全切术41例,宫颈癌20例,恶性葡萄胎子宫切除术4例,子宫脱垂全切术18例,陈旧性会阴裂伤修补术29例,卵巢囊肿剥出术43例,经阴道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6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9例,圆韧带悬吊术6例,输卵管子宫移植术5例,卵巢子宫移植术5例,计划生育普氏改良绝育术4例.
目的:探讨治疗颈部气管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术分两期对瘘口直径1.1~2.0cm的9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经鼻自然呼吸,颈部瘘口封闭好,全部病例均无明显畸形及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可恢复气管前壁缺损处的弹性支架,符合气管的解剖及生理要求,避免了管腔狭窄,以皮肤作内面,解决了内膜的问题,操作难度小.
1998年以来,我们对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病例,进行了感觉功能重建,取得满意疗效.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肌腱、神经、血管、骨外露的损伤,临床上常见,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指端缺损患者212例(256指),经术后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足跟踝部皮肤缺损较常见,且局部软组织较少,治疗比较困难.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踝区皮肤缺损1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内收肌转移术治疗痉挛性脑瘫髋内收畸形的疗效.方法 7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行13侧改良内收肌转移术.男5例,女2例,年龄从4岁1个月到10岁6个月,平均7岁3个月.采用术后髋关节外展角度、畸形复发率、行走能力SI预测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4~37个月,平均24.5个月,所有病例髋关节外展均有明显改善,平均外展角度60°;随访中未见复发;行走能力改善基本符合SI预测.结论改良内收肌转移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髋内收畸形有效的手术方法.
足部外伤后容易造成肌腱或骨关节外露,需要用皮瓣移位或移植修复.1995年8月-2003年10月,我们应用以腓动静脉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6例,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前足部软组织缺损22例,带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后足部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鼓膜穿孔是耳科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而致,我科2005年以来对23例鼓膜穿孔采取脂肪移植鼓膜成型术,由于手术简单可靠,护理得当,加强术前护理宣教,除1例失败,其余均手术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膝关节半月板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它是维持膝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关节软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关节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其楔形结构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缓冲纵向压力.半月板切除后必然导致韧带松驰,关节不稳,软骨面磨损加快,加速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修复和部分切除的方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然而对于白-白区损伤或碎裂型损伤,不能用上述方法治疗而保留半月板者,半月板移植术成为最有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并用于临床,这一技术被认为是半月板外科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方法.
将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至自体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称为移植术[1],移植的细胞、组织称为移植物.
患儿男,5岁。患儿因确诊地中海贫血4年,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13年3月入院。2008年6月因“发热伴腹泻”就医,诊断为“β地中海贫血”。2013年4月初予Flu+ATG+CTX+BU(福达拉滨+抗胸腺球蛋白+环磷酰胺+马利兰)预处理后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查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儿移植7d后解黑便,大便潜血阳性,临床考虑消化道出血,移植14 d后开始发热,腹泻,背部、腹部及四肢均出现皮疹,考虑消化道及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查外周血EB病毒(EBV)阴性。9月10日患儿开始出现头痛(前额明显)、伴恶心呕吐、抽搐、血压升高。头颅MRI结果显示(图1):右侧小脑、桥脑右侧、左侧枕叶及两侧额顶叶多发异常信号影,结合临床诊断出血性脑炎。10月10日出现脑疝,昏迷,行开颅手术。术中见:脑内黄色坏死物及咖啡色陈旧性出血病变,出血较多,边界不清。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它导致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脊髓轴突再生能力的有限性.恢复的可能性是极小的[1].
伴随着器官移植的迅猛发展,临床小肠移植手术的发展显得较为缓慢.目前,小肠移植已从实验研究发展成为肠衰竭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病人的生存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肠移植手术期的护理在整个肠移植手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移植手术的成功于否.我国自1994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成功进行首例异体小肠移植手术以来,至今小肠移植已成为那些需终身依赖全肠外营养(TPN),但同时伴有TPN严重并发症(如肝功能障碍)的肠衰竭病人的最理想的治疗选择.现将小肠移植手术期护理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Marfan综合征主要是因病变导致主动脉瓣环扩大而产生主动瓣关闭不全,同时产生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上移,应采用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涤纶血管组件行主动脉瓣替换、升主动脉移植及左右冠状动脉移植术.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发生在下颌骨,此瘤呈膨胀性生长,切除后可造成颌骨功能损害,并影响容貌[1],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下颌骨切除后立即行自体肋骨肌瓣移植,血管吻合,修复下颌骨2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目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多采用钙剂加维生素D,虽可一时缓解症状,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因而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自 1995年8月以来,采用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经60钴照射后移植治疗甲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8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有确切疗效,但由于手术应用的移植物多为大隐静脉,远期通畅率低,远期疗效较差.近年来我院开展将桡动脉作为移植物进行冠状动脉移植术10例,取得良好的远期通畅率.我们根据手术配合的要求,进行手术前的探视,重点检查患者前臂与手的血供情况,准备齐备种术中所需器械,配合医生取桡动脉及进行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旁路动脉移植术.1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病史:患者男性,39岁,因“进行性四肢远端对称无力1年余”于2013年4月来我院康复治疗.2012年4月患者开始出现四肢远端无力伴有麻木感,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2012年9月患者自觉四肢远端无力、麻木等症状明显加重,肌电图检查示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轴索损害为主,伴髓鞘损害;B超示脾肿大;血尿免疫蛋白固定电泳示M蛋白,属于λ型游离轻链,明确诊断为“POEMS(polygneuropathy,organomegaly,endocrinopathy,m-protein,skin-changes)综合征”,建议转血液科进一步治疗.后转入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最大限度改善了患者症状.现患者血液病症状得到控制,四肢远端仍有无力、麻木,能独立行走但伴有严重足下垂.
1 病例资料患者潘某,男,27岁,于2002年6月27日在工作中被电击中后昏迷,从3 m高处跌落,随即送至医院,诊断为"T7、T8脊椎骨折、胸段脊髓损伤、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行"椎体钢板内固定术、颅骨修补术、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意识渐清醒、定向、记忆、逻辑思维等无明显异常,但仍遗留有躯干及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2004年4月5日入本院.
自1999年1月 2007年12月,笔者共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192例,并为其实施了冠状动脉旁移植术,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58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30例,31只眼)和生物羊膜移植术(26例,27只眼)治疗,术后随访9~18个月.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1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2%;生物羊膜移植组5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1).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为3~6(4.4±2.7)d,生物羊膜移植组为6~9(6.7±2.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7,P<0.01).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优于生物羊膜移植术.前者复发率低,角膜创面修复快,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A、B两组26例各21眼的翼状胬肉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术后平均11个月随访观察,A组复发者为9眼,占42.86%.B组3眼复发,占14.29%.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身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材方便、安全,疗效优于自体结膜移植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慢性肾衰竭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使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文献报道SHPT与活性维生素D水平下降、钙磷代谢紊乱及相应的钙敏感受体、钠磷转运子、维生素D的核受体等密切相关[1].SHPT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约50%的严重SHPT患者对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不敏感 [2],我院从2008年~2010年对部分SHPT患者开展了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对于伴有高钙血症和(或)高磷血症,药物治疗无效的SHPT,建议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手术方式包括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Subtotal Parathyroidectomy,SPTX)、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及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tation,TPTX+AT),对于选择何种术式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因SPTX或TPTX+AT会增加SHPT复发的风险,TPTX则有并发术后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hypoparathyroidism,HPT)的风险.若能在TPTX术后成功冰冻保存患者的部分甲状旁腺组织,需要时再进行前臂移植,则能避免上述矛盾.本文就冰冻保存人体甲状旁腺组织的有关内容作一综述,旨在为治疗PTX术后并发HPT探索一条更安全有效的途径.
采用胚胎肾上腺移植术治疗哮喘病,主要是针对血清皮质醇低下的长期反复哮喘且激素依赖型的患者.我院近期为1例哮喘15年的患者实施了胚胎带血管蒂肾上腺移植手术,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常见的创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交通和机器事故日趋增多,撕脱伤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撕脱伤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若处理不当可使皮肤坏死、创面感染,二次损伤打击严重,既影响创面愈合,又加重肢体残废程度.需要一线医务人员及时、认真、正确地处理好,早期妥善处理,可使损伤部位的外形与功能得到最大的保留与恢复,提高患者伤后生活质量.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21例皮肤撕脱伤,利用削薄的撕脱皮肤回移植术修复了创面,保护了较理想的外观和功能,现报道如下.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迄今病因不明,男性多见[1-2].目前,尚未有治疗孤独症的金标准.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年来,临床上将干细胞从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治疗儿童孤独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同[3].虽然腰椎穿刺时间短暂,但孤独症患儿具有认知障碍、不合作,哭闹、踢打等行为,在治疗时需要对患儿进行充分的镇静和镇痛,因此对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并与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以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