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腔镜发展简史1901年Kelling报道应用膀胱镜检查狗腹膜腔,他将其称为腹腔镜检查术.1910年Jacobaeus第1次成功地将这种方法用于人体,以解决肺结核空洞患者的胸膜粘连问题,从而开创了胸腔镜手术的先河.随着光学技术,特别是电视内镜技术的发展,给内镜外科带来了机遇.20世纪80年代末,内镜缝合切开器(Endo-GIA)等高技术内镜手术器械的问世,先进的麻醉和监护水平,给胸腔镜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Wakabayashi等1991年首先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大疱和恶性胸水.1年后,开始有肺叶切除术、胸腺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等胸腔镜手术的报道,1993年Moir等[1]首次报道小儿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良好的照明系统,通过小孔可以深入到手术野,微型摄像机把术野图像清晰显示在监视器上,解决了小切口暴露不充分的矛盾;术者可以用内镜器械进行手术操作,从而使胸腔镜外科以小的创伤达到了与传统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使胸外科微创化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1胸腔镜发展的历史1910年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成功地用膀胱镜为有空洞肺结核的患者找到粘连点,通过第二个孔用烧热的长针分离粘连,进行人工气胸肺塌陷治疗结核空洞,从而兴起了胸腔镜手术.随着光学技术以及电视技术的发展,1986年人们首次将微型摄像机与腹腔镜连接,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清晰度、方便了手术人员的配合、拓宽了腔镜的应用范围.1971年Klim Covick首次报道43例小儿肺疾病的胸腔镜诊断,1976年Rodgers用胸腔镜进行小儿肺、胸膜活检.随着内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以及麻醉和手术经验的积累,将胸腔镜技术从仅仅能做简单的胸膜活检或处理胸腔积液发展到更为复杂的治疗.1994年北京儿童医院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开展第一例胸腔镜下肺活检.
电子胃肠镜是一根比圆珠笔略粗的软管,前端装有微型摄像机,可直接将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图像传到电视屏幕上。它具有镜身柔软、纤细、视野大、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等优点,与良好的术前咽喉麻醉相联合,可以达到无痛、精确的检查诊断水平[1]。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电子胃肠镜诊断线虫病。本文通过对比电子胃肠镜与粪便检测诊断线虫病的疗效,判定电子胃肠镜检查诊断胃肠道线虫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腔镜手术是泌尿外科利用微型摄像机进行的微创手术,术中需要大量盐水冲洗,冲洗水随插入的尿道器械流出,易浸湿手术单.
目的 探讨将微型摄像机GoPro运用于整复外科手术的视频录制方法,并总结较为适合的设置参数.方法术者通过专用头带将GoPro Hero4 Silver版摄像机固定于额部,以保证拍摄画面重现术者视野,并由助手通过GoPro APP连线,按术者要求远程调控摄像机.以上述方法录制4台手术,分别为血管瘤介入手术、鼻再造术、睑袋切除术和耳软骨移植+假体隆鼻术,其中案例3由术者佩戴手术专用头灯,案例4加装外置放大镜.结果案例1:GoPro设置参数,视频分辨率1080 p、60 fps、自动低光模式、窄角视野、屏幕分辨率16:9,介入导管所连接的显示屏在拍摄画面中出现曝光过度.后面的案例中设置窄角视野、点测光以及白平衡校正,以匹配光照亮度较高的手术区域的录制.案例2:得到了高质量的录像画面,适合用于教学及技术交流等展示.案例3:术者佩戴手术专用头灯,摄制画面亮度较高.案例4:加装放大镜之后为微距拍摄,视频画面更为集中.结论使用GoPro Hero4录像是简单轻便且成本适中的,可高度还原术者视角的手术视频获取方法.建议设置参数为窄角视野、点测光以及白平衡校正,如此即可匹配光照亮度较高的手术区域的录制,从而获得细节清晰的高质量手术视频.
1910年瑞典的Jacobaeus教授首次用直视胸腔镜解决肺结核空洞患者的胸膜粘连问题,开创了胸腔镜手术(thoracoscopy).其用加热烧红的电烙器烧灼粘连带,分离胸膜粘连,促使结核空洞肺组织萎缩.1922~1945年,此手术广泛应用于欧美大陆.由于链霉素的出现,胸腔镜技术又逐渐被遗忘.1986年有人首次将微型摄像机与腹腔镜结合在一起,获得了良好的视野和照明.1987年在法国完成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91年出现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和恶性胸水的报道,这便是现代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开端.
1986年,计算机集成电路微型摄像机的出现,使腹腔镜显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此,腹腔镜所观察到的图像可转送到电视监视器上,不仅图像得到放大,能看得更清楚,而且术者和助手都可同时看到这些图像,改变了过去只有术者才能看到内脏图像的历史,有助于术者和助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腹腔镜术,从而大大促进了各类腹腔镜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