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学诊断(photodynamic diagnosis,PDD)是利用部分肿瘤细胞对光敏剂有一定的特异性吸收和积蓄的特性,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光敏剂由于发生光化学反应和光生物学反应从而发出特定的荧光,例如膀胱移行上皮癌使得在荧光膀胱镜下可清楚的辩认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区别.
1病例患者女,60岁,下腹痛半年,血尿1周.尿常规示:RBC(++++).超声检查见:膀胱充盈良好.于右前壁见一大小约1.8cm×1.3cm×2.0cm混合回声团块,基底较宽,形态较规整,内回声不均质.膀胱内见若干漂浮较强回声光点.超声诊断:膀胱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行膀胱镜检查).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上皮癌Ⅱ级,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方法 对14例脐尿管癌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并选取同期位于相同部位(膀胱前壁或顶部)的18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肿块进行比较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所有病灶均为不均质的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14例脐尿管癌肿块均单发、位于脐尿管下段,无蒂或宽蒂,浸润膀胱黏膜8例,伴钙化4例,囊性变3例;18例膀胱移行上皮癌肿块有5例多发,蒂细或宽,伴钙化5例,囊性变1例;CDFI肿块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脐尿管癌的血流分布以周边型为主,占71.43% (10/14),中央型占7.14% (1/14),混合型占21.43%(3/14),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血流分布以中央型为主,占72.22% (13/18),周边型占11.11% (2/18),混合型占16.67%(3/18),两组间血流分布类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5.36,P<0.05).结论 CDFI是诊断膀胱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血流信号的分布类型在脐尿管癌和膀胱移行上皮癌鉴别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异常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了从基因水平对膀胱移行上皮癌进行研究,需要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克隆和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miR-34a调控生存素(Survivin)表达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技术(q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在转染miR-34a模拟物前后miR-34a和Surviv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同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thiazol-tetrazolium,MTT)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转染后T24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与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细胞相比,T24细胞miR-34a丰度明显降低而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稳定转染miR-34a模拟物后,随着T24细胞中miR-34a表达丰度上升,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受抑(P<0.05).而转染miR-34a模拟物后的T24细胞与转染前相比,其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34a可以通过抑制其靶基因Survivin影响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是膀胱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目的:观察KLF4、KLF6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49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与25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内KLF4、KLF6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KLF4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18±0.046),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311±0.05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6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198±0.038),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85±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KLF4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KLF6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结论:KLF4和KLF6表达降低可能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发生和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干预KLF4和KLF6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癌的新靶点.
病例1 患者,男,79岁.反复尿频、尿急2年,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6个月,无痛性肉眼血尿6天入院.直肠指检距肛缘4.5cm处环状生长肿物,表面不规则,呈菜花状,肠腔狭窄仅容一指尖通过、触痛;前列腺增大,中央沟消失、质中.尿常规红细胞(+++),大便潜血(++++)、红细胞(++++).直肠镜检:距肛缘6cm腹侧壁一片结节样粘膜凸出,表面充血水肿、糜烂渗血.膀胱镜见多发陈旧性出血点,予多点取材送检.病理诊断:①直肠管状腺癌;②膀胱移行上皮癌(Ⅰ-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