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沪通两地隆重纪念国画大师王个簃诞辰110周年的电视、报刊、乃至网上的新闻广为传播,不仅使我对这位20世纪吴门国画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产生莫大的敬仰,而且对其在京的嫡传弟子、著名花鸟画家林心传先生再次生发出浓厚的兴趣,故而挤时间又一次拜访了他.对于中国美术史来说,明清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是中国花鸟画发展最为迅速和取得成就最为卓越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个时期,正是由于一大批风格迥异的杰出花鸟画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一个多世纪直至今天依然多姿多彩、姹紫嫣红的花鸟画坛的动人景观和中国花鸟画的当代史.其中最为突出和成绩卓著的要数得上王个簃先生的恩师、海派大师、后海派著名领袖人物吴昌硕先生.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雷蒙·阿隆说得更直白:历史就是那群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去重建死人的生活.
意大利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在中国名气很大,或许不是因为他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而是缘于他的那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917)的名言[1].细研克罗齐的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历史与现实之间一定存有可辨读的、有意义的沟连和逻辑,具体地讲就是为现代生活提供历史烛照(历史合理性或者做历史注解).
□今年被认为是20世纪时光隧道的出口,人们需要在这里驻足回眸,梳理百年的沧桑记忆,述说世纪的兴盛与危机,历数百年间的英雄与蠢货,刻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本质特征.前些日子读到吴国盛的一本小册子<现代化之忧思>.
笔者为唐山"7·28"大地震每周年撰文,已坚持了数年,目的很明确,不仅仅因为1976年的"7·28"对我们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是个难忘的纪念符号,对全国人民而言是个深重灾难,更在于"7·28"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已列入中国当代史的要目中,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列为近百年来全球第一大灾事.在迎来唐山"7·28"大地震25周年祭日之时,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都该陷于沉思,为了悲剧不再重演,一要汲取教训,深刻反思;二是认清灾情隐患并存的国情;三是使减灾思路贯穿城市建设的大体系中,教育国人从自身做起用行动去创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