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操、穿针引线、套圈、投沙包、胰岛素笔拼装……前天,由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小营地区首届糖尿病人运动会,在饮马井巷小学热闹举行.参赛人员均来自小营地区的糖尿病人,由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9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组队参加.
目的 探讨套圈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切口两种处理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7月15日前43例均行子宫切口常规缝合,剔除肌瘤,子宫切口双层缝合,先缝合内1/2肌层关闭瘤腔,再缝合外1/2浆肌层;以后46例先套圈再缝合,分离肌瘤约1/2,用1-0可吸收线自制套圈,套于瘤体基底部,抽紧,分离瘤体,在分离过程中逐步抽紧套圈线,直至瘤体完全切除,子宫切口单层缝合.结果 与常规缝合组相比,先套圈再缝合组出血量少[(112.0±29.5)ml vs.(176.6±40.4)ml,t=8.665,P=0.000],手术时间短[(73.3±13.9)min vs.(91.8±15.2)min,t=5.977,P=0.000].2组术后发热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切口先套圈再缝合更省时,更安全.
传统的空腔脏器内肿物(如息肉等)切除方法多为内窥镜监视下套圈套入后电烧或切除,但若肿物基底部较大、较深,或消化道管壁较薄则穿孔的风险加大.在香港召开的2003年世界消化大会上,有人介绍一种方法,使得对基底部较大或腔壁较薄的空腔脏器肿物行套圈电烧更安全.
目的:探讨用多组套圈吻合法修复手指屈指深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4年3月,采用多组套圈吻合手指屈指深肌腱断裂的方法,治疗手指屈指深肌腱断裂患者76例(105指),麻醉失效后随即在医生的监督下行主动伸、屈运动。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97指术后3~12个月各指间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良好,肌腱粘连不明显,无疼痛,优良率为92.4%。结论:用多组套圈吻合手指屈指深肌腱断裂法,手术操作易掌握、抗拉力强度大,可早期主动活动并能预防粘连、疗效可靠。
患者:男,20岁.于1999年8月中旬因争吵打赌自吞8 cm铁钉2枚,3 d后因上腹部疼痛来院就诊,胃镜下可见8.0 cm×0.5 cm 2枚铁钉,并伴有胃内黏膜散在点片状糜烂面.先用异物钳钳取,但由于铁钉坚硬、粗大光滑不易固定拉出时失败,改用圈套器自尖端向顶帽端套入,适当收紧套圈后,随镜一并抽出,成功地取出2枚铁钉,未造成任何损伤.
我院耳鼻喉科的坐台手术日益增多,而传统的坐台手术单无论从无菌、铺置及方便医生操作等方面都不十分尽人意,所以,我们自行设计了多功能帽式坐台手术单,新增添了吸引器管套圈、器械袋,既方便医生操作,又可以保持手术台的整洁无菌,经临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本人设计了一种简易防褥疮气圈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材料与制作(1)材料.避孕套、药棉、纱布、线条、缝衣针线或胶布.(2)制作:先将避孕套吹气,使其自然张开、扎口;根据需要,用同法制作3个或3个以上这样的充气避孕套,再用线条将每个气套居中扎使其一分二,然后用线条将这些气套扎束成连环状.按需要气套圈的周围包绕一层药棉,再用绷带将其松紧适度地缠绕,并用缝衣针缝紧或用胶布固定缠绕绷带的始端和终端,使其表面平整柔软(见图1).
黏膜下子宫肌瘤发生率占肌瘤的5%,临床上主要引起阴道出血、贫血、不孕等;脱垂的瘤体还易发生感染及坏死.对于脱垂的黏膜下子宫肌瘤传统的手术方法如钳夹结扎、缝扎、扭转后摘除、电切或在宫腔镜直视下找到瘤体根部进行电切、激光切除;也有报道采用长钳钳夹瘤的根部24 h后摘除瘤体.但对瘤体较大、蒂粗、蒂宽、宫颈口较窄等患者有时摘除有一定困难.我们从1998年7月至2005年2月采用自制套圈治疗37例脱垂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报道如下.
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所致的锤状指临床常见,虽然修复方法较多,但均有一些不足,因愈合欠佳而致锤状指复发,或远指间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将改良的双套圈经隧道交叉加压缝合法应用于因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骨折所致的锤状指,疗效满意.
2001年6月起,我科应用改良肌腱缝合方法(套圈改良法)修复腕部指屈肌腱损伤,术后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共31例56指,男28例52指,女3例4指;年龄17~45岁,平均28岁.均为腕部切割伤,指深、浅屈肌腱断裂,肌腱断面整齐.受伤指别:拇指7指,示指16指,中指17指,、环指11指,小指5指.以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两组,新方法组(套圈改良法)20例34指;对照组11例22指,其中6指采用套圈法(津下法),16指采用Kessler法缝合指深、浅屈肌腱.
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面临的主要困难为子宫血管丰富无法控制剥离创面过多的出血,我们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橡皮套圈方法,能方便地在镜下绑扎并有效的阻断子宫血流,控制创面出血,现报道如下.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表现为子宫圆韧带外上方的输卵管间质部突出增粗,表面血管丰富,曾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不断减少.近几年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已有报道[3-11],多为保留患侧输卵管,对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手术方法尚少有研究.因一些患者已无生育要求,且切除输卵管有防止该侧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等优点,故近年来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开始被采用.我们对这种手术方法作一探索,并分别应用套圈法与缝合法两种手术方法,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及两种手术方法的不同特点,为临床选择更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子宫肌瘤(uterninemyoma,UM)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20%~50%,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目的 观察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尿潴留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7,P>0.05),观察组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8.8±4.3)ml、(7.8±2.3)、(6.8±1.9)d]与对照组[(22.3±6.4)ml、(23.6±3.3)、(13.8±4.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76、23.568、8.934,均P<0.05).观察组疼痛0~Ⅱ级分别为20、16、0例,对照组分别为2、27、7例;观察组肛缘水肿0~Ⅱ级分别为21、15、0例,对照组分别为6、20、10例;观察组肛门坠胀0~Ⅱ级分别为14、22、0例,对照组分别为5、26、5例;观察组尿潴留0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94、4.265、2.953、4.235,均P<0.05).结论 套圈法回复肛垫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肯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每天清晨,在天坛都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在空地上集合,相互抛接项圈.这种新奇的活动叫做抛乾坤圈,发明乾坤圈的老人叫王仁泉.乾坤圈有点像游戏活动里的"套圈",只不过被套的不是物体,而是人的头颈."乾坤圈"这个名字就是王仁泉自己起的,他觉得这个名字"响当当的".每个乾坤圈周长99厘米,重量是199克,也就是将近4两.
手部屈肌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造成肌腱断裂的原因很多.目前治疗肌腱断裂的方式是实施肌腱修补手术,肌腱修复术是一项复杂且细致的外科技术,手术效果不但决定于损伤的程度,而且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中的操作技术有密切关系.但临床上肌腱的修复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在肌腱修复术之后,常因外源性愈合,肌腱之间容易形成粘连,严重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2011年 1月~ 2012 年 12月收治手部屈肌肌腱断裂患者 52 例,分别采用津下氏双套圈法和改良 Kessler 法进行肌腱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5凤凰街头,陈剑和夏凌两人玩的正高兴.在玩套圈圈游戏时陈剑中了一个毛绒公仔,夏凌抱着中到的毛绒公仔和陈剑慢慢的走在石板路上.月色夹杂着淡淡的灯光投射在两人身上,淡淡的风吹过,吹乱了夏凌的短发,凌乱的头发遮住了夏凌大半个脸庞,夏凌伸出手捋了捋头发.
我们对脱入阴道内粘膜下肌瘤68例分别应用套圈法、拧除法、切除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5岁,体重48kg,5 d前不慎吞下甲鱼骨头,感吞咽困难伴疼痛逐渐加重,只能进食流质.今来我院,在胃镜下取异物,未成功,取异物套圈卡牵甲鱼骨也无法拿出.予以收住入院.拟行手术取异物.入院查体:脉搏89次/min,呼吸24次/min,氧饱和度89%,血压170/100mmHg,体温37.6℃.急性痛苦貌,无牙齿,口腔外见一长约5 cm的异物套圈器尾端,颈部肿胀明显,颈部及上胸壁可触及广泛皮下气肿.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偏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辅助检查:CT示上胸壁、纵隔气肿,两侧胸腔积液(少量),口腔到食管上段见金属物,颈部皮下及软组织积气.诊断为食管上段异物、食管破裂.需急诊行食管取异物食管破裂修补术.
腹腔镜手术无可争议地较剖腹手术有着显著的优点,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却因子宫血管丰富而面临难以控制剥离创面出血过多的问题,从而限制了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广泛开展,我院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橡皮套圈能方便地在镜下绑扎并有效地阻断子宫血流来控制创面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食道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它们有很多方法,其中套扎术是主要方法之一.套扎器特别是多环套扎器虽使用方便、操作迅速、患者痛苦小,但价格昂贵,病人难以承受,妨碍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们把使用过的一次性套扎器装上橡胶套圈,变一次使用为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在基层医院的广泛使用.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