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针灸效应】相关文献(2)
  • 电针对胃经-脑肠肽-免疫网络的调控机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STPCD CA 2001年3期

    目的探索"胃经-脑肠肽-免疫调节网络”在针刺调控胃肠功能中的多因素协调作用及可能的内在相互联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正常大鼠外周血的CD4+,RBC-C3bRR,RBO-ICR均明显升高(P均<0.01),CD8+无显著变化(P>0.05);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增加(P均<0.01);且CD4+与SP,ⅥP含量的变化(r=0.744,P<0.05;r=0.738,P<0.05;r=0.822,P<0.05;r=0.848,P<0.05)、CD4+和RBC-C3bRR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免疫抑制组大鼠CD4+,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CD8+无显著变化(P>0.05);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减少(P均<0.01).足三里+免疫抑制组CD4+(P<0.01),RBC-C3bRR(P<0.01)以及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P均<0.01)与免疫抑制组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提高正常大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同时可引起多脑肠肽的变化,提示针刺胃经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调节作用,这些脑肠肽又作为调节因子,对全身免疫系统发生影响,同时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调节和制约,形成一个复杂、有机的网络体系,从而实现针刺对机体的双向性良性调衡作用.

    电针 足三里/针灸效应 胃经/针灸效应 胃肠激素类/针灸效应 T淋巴细胞亚群
  • 电针对LPS干预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及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STPCD CA 2001年10期

    目的 初步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于细菌脂多糖(LPS)干预下的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及与血清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干预组、LPS+非穴组(非经非穴5d)、LPS+针穴5d组(足三里穴)、LPS+针穴3d组、LPS+针穴1d组.给予大鼠LPS 2.5mg@kg-1腹腔注射,以酚红法测量胃液体排空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白介素-1beta(IL-1β)、白介素-6(IL-6)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干预后,大鼠胃内非营养液体排空率明显下降(73.2%±3.1%vs15.4%±5.3%,P<0.01),血清TNF-α(ng@L-1),IL-1β(ng·L-1),IL-6(ng·L-1)及NO(μmol·L-1)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575.0±35.5vs731.3±35.2;118.6±15.5vs187.1±10.4:94.7±15.0vs157.4±20.6;32.9±2.9vs100.2±5 9,P均<0.01).电针足三里穴后与LPS干预组相比,胃排空率显著增加(15.4%±5.3%vs31.7%±4.4%,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2%±3.1%,P<0.05).血清TNF-α,IL-6及NO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731.3±35.2vs531.4±15.8,P<0.01;157.4±20.6vs66.6±8.5,P<0.01;100.2±5.9vs71.2±5.7.P<0.05),且电针5d,3d,1d三个时段之间无明显差异.与LPS干预组相比,电针足三里穴5d或3d也可使血清IL-1β含量明显下降(187.1±10.4vs137.5±7.7,P<0.05),但电针1d对其无明显影响.非经非穴刺激对胃排空率、血清TNF-α,IL-1β,NO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使血清IL-6水平下降,不过其作用弱于电针足三里组.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使LPS所抑制的胃液体排空功能得到明显逆转,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降低LPS诱导下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及NO的水平有关系.电针足三里穴5d,3d较1d作用更显著.

    胃排空/针灸效应 胃经/针灸效应 电针 细胞活素类/血液 脂多糖类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