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胃经-脑肠肽-免疫调节网络”在针刺调控胃肠功能中的多因素协调作用及可能的内在相互联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正常大鼠外周血的CD4+,RBC-C3bRR,RBO-ICR均明显升高(P均<0.01),CD8+无显著变化(P>0.05);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增加(P均<0.01);且CD4+与SP,ⅥP含量的变化(r=0.744,P<0.05;r=0.738,P<0.05;r=0.822,P<0.05;r=0.848,P<0.05)、CD4+和RBC-C3bRR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免疫抑制组大鼠CD4+,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CD8+无显著变化(P>0.05);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减少(P均<0.01).足三里+免疫抑制组CD4+(P<0.01),RBC-C3bRR(P<0.01)以及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P均<0.01)与免疫抑制组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提高正常大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同时可引起多脑肠肽的变化,提示针刺胃经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调节作用,这些脑肠肽又作为调节因子,对全身免疫系统发生影响,同时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调节和制约,形成一个复杂、有机的网络体系,从而实现针刺对机体的双向性良性调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