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良性肿物摘除术,多在间接喉镜和支撑喉镜下进行,间接喉镜下存在着显像差,患者舌面抬高影响视野和光线的照入,且需要张口伸舌,费力大,手术难度大;支撑喉镜往往需要全麻,不仅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患者痛苦也大,必须住院治疗,经济负担重,常有下颌疼痛、牙齿松动等并发症.2008-2010年我科应用纤维喉镜电视直视下,间接喉钳经口咽入路摘除喉良性肿物50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喉部良性肿物摘除术,多在间接喉镜和支撑喉镜下进行,间接喉镜下存在着显像差,患者舌面抬高影响视野和光线的照入,且需要张口伸舌,费力大,手术难度大;支撑喉镜往往需要全麻,不仅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患者痛苦也大,必须住院治疗,经济负担重,常有下颌疼痛、牙齿松动等并发症.2008-2010年我科应用纤维喉镜电视直视下,间接喉钳经口咽入路摘除喉良性肿物50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目的:讨论外耳良性肿物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老年性血管瘤为皮肤老化改变之一,好发于躯干部.表现为绿豆或黄豆大、红色半球形小肿物,无自觉症状,不需治疗.
目的:观察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的疗效及其对基频微扰( Jitter)、振幅微扰( Shimmer)和标准化噪声能量( NNE)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声带良性肿瘤的患者593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电子喉镜组和支撑喉镜组。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其对嗓音的影响。结果电子喉镜组治疗声带小结节和小息肉的治愈率分别为97.66%和91.43%,而支撑喉镜组分别为96.12%和95.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支撑喉镜治疗声带广基息肉的治愈率为86.49%明显优于电子喉镜组的7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支撑喉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6%明显高于电子喉镜组的4.91%( P <0.05)。治疗后两组的Jit-ter,Shimmer和NN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1),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疗效均显著,对于广基声带息肉治疗,支撑喉镜治疗较为合适,而电子喉镜治疗适合于声带小息肉和结节。
睑缘赘生物多为良性肿物,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备受患者和医生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既能祛除病变组织,还要尽可能保持局部的形态结构而不影响美观.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纤维内镜微波治疗是内镜与微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于出血、胃肠息肉及一些肿物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2],但很少用于喉部良性肿物的治疗.我科自1999年8月~2003年1月用其治疗喉部良性肿物34例,亦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患者男,46 岁,于2010 年8 月26 日因脑梗死入院,查胸部X 线片发现右肺下叶占位(图1),查胸部CT 考虑右肺下叶良性肿物可能.治疗脑梗死3 周后行手术,术中行胸腔镜探查,发现右肺下叶完全正常,但于膈肌上发现类圆形肿物,包膜完整,表面光滑,无黏连,约10 cm ×8 cm ×7 cm,当时考虑膈肌肿物可能,继续探查时发现膈肌局部缺损,该肿物与膈肌下组织相连,遂改为胸腔镜辅助下开胸手术,打开膈肌探查,肿物自肝右叶长出,有短蒂直径约2 cm,穿过膈肌缺损区,完全位于右侧胸腔,切除肿物,并于短蒂处行肝右叶局部切除,修补肝脏,术后病理报告:标本为肝组织,存在被膜、小叶、汇管区等正常结构,肝细胞灶性脂肪变性,有蒂与正常肝脏相连,符合副肝.
患者男,41岁.3个月内无诱因咯血2次,100~300 ml,否认呼吸困难及喘息等,经止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于2005年11月8日收入院.既往否认呼吸系统疾病及高血压等病史,1998年10月曾行左侧腹股沟良性肿物切除术.
患者,男,60岁.因尿频伴便柱变细1年于2010年9月14日入院.13年前曾因右肾良性肿物行右肾切除术.查体:直肠指检于膝胸位1~4点触及直肠受肿物挤压,直肠黏膜光滑,无触压痛;前列腺无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质地中等,中央沟存在,指套无沾血.血尿粪常规、肾功能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盆腔囊性包块,呈椭圆状,大小约163 mm ×73 mm ×73 mm;左肾代偿性增大,肾盂稍增宽(7mm).
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的肿物比较少见,对于其中的良性肿物可以采用膝关节镜切除。本文报道经髌骨外上入路置关节镜观察,经膝前内或者前外入路用刨刀切除髌下脂肪垫的良性肿物3例,术中视野良好,术后效果满意.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术前无法定性或定位诊断的腹腔肿物都可得到明确的诊断,目前已有不少腹腔镜下切除腹腔良性肿物的报道[1,2].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切口位于脐部,皮肤皱褶可以遮盖切口,是现阶段最可行的“无瘢痕”手术技术,我科自2008年开展此类手术以来,已完成单切口胆囊、胃、结肠、脾脏等手术1000余例[3~6].
患者女,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形增大.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癍痕下方可触及12 cm×8 cm大小包块,质硬.
患者女性,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术后恢复好.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增大,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有剖腹产病史.
颌面部软硬组织良性肿物为常见病.以往,额颞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多采用肿物表面顺皮纹方向的切口[1],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提高,此类切口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的缺点,日益不为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发际内和眉弓上缘切口手术治疗,此类切口位置隐蔽,术后瘢痕不易被发现,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其中多发性纤维腺瘤占10%~25%[1],对此类患者如何尽可能满足术后的美容要求,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自2001年以来为9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后入路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胸部气管以及第2~3胸椎平面的低位颈部气管内良性肿瘤少见,一般可选择纤维或硬性支气管镜下治疗,但是对于气管、主支气管内较大的、广基、血供丰富良性肿物,用传统纤维或硬性气管镜下切除治疗较为困难[1-2],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小切口气管切开,内镜辅助下治疗此类疾病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推广,乳腺小肿物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传统乳房肿物切除的方法往往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尤其是乳房多发性肿块的传统手术,严重影响美观,甚至导致乳房畸形,使女性患者身心受到一定伤害,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切除病灶又不破坏美观的方法.真空辅助微创穿刺旋切活检系统(商品名:麦默通)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小切口以旋切刀对病灶进行反复的切割,能完整切除乳腺肿物,减少对乳腺组织的创伤,定位准确,残留率低,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1,2].我院于2010-01至2012-12应用麦默通微创治疗系统,在超声引导下治疗62例156个乳腺良性包块,取得较好疗效.
目的 研究电视纤维喉镜对喉部疾病诊治的优点、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方法 使用日本产OLYMPUS ENF 3型光导纤维喉镜冷光源等,配套活检钳及天津产NT300内镜显示仪.局麻下经鼻导入纤维喉镜对喉部疾病做出诊治.结果 1253例患者一次性手术切除肿物,术后当即给予主观评定,其中1222例患者发音当即好转,好转率约达97.5%.随访1年以上,手术重复例数为19例,约占1.5%.结论 电视纤维喉镜可以作为喉部良性肿物手术的一种主要选择,在不具备开展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喉部手术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切削声带良性肿物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临床可确诊为声带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切除声带良性肿物(观察组56例)与支撑喉联合镜鼻内镜下显微喉器械切除声带良性肿物(对照组52例),术后随访并观察6个月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86%和50%,有效率分别为98.21%和92.31%,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前者较好,且手术容易操作、时间短.
目的 对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收的行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往年46例行传统经皮肤直线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切口平整,未发现"猫耳"现象,有1例出现臃肿,而对照组患者的外观平整度较差,有13例出现肿物破溃的情况,40例出现臃肿情况,4例出现"猫耳"现象,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直线切口,经皮梭形切口的可以避免直线切口导致的愈合切口周围的皮肤臃肿、瘢痕过长等缺点,提升整体的切口愈合效果,使切口更加美观.
乳腺是一终身变化的器官,乳腺发育情况、年龄、月经周期、妊娠、经产情况、哺乳以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均可对乳腺X线表现产生影响.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是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临床上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多发生于绝经前妇女,表现为无痛性边界清楚的乳腺肿块,现将临床所见报告如下.
目的 分析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对6例良性肝脏肿瘤的患者实施的肝移植术患者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2例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为肝脏间质错构瘤,1例为肝门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肝脏腺瘤.对患者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管理及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6例均行原位肝移植术,1例为活体供肝,其余为尸体供肝.1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余5例患者围手术期全部存活并且肝肾功能正常出院,术后随访22~ 88个月,存活至今,患者移植物功能基本正常,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均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或社会活动.结论 对于不能切除症状明显的肝脏良性肿物,肝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首发在食管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以食管狭窄为首发症状的HL.患者,男性,23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曾以激光治疗无效,经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食管上段良性肿物(起自粘膜下层).CT检查为食管壁增厚,管腔明显扩张,至胸2处食管壁增厚明显.胸3以下食管内腔有气体阴影,表现为横断层面的类圆形肿块.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肿物,较为少见. FN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被认为是局灶性肝细胞于肝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处的反应性增生,并非真实意义上的肿瘤.我科于2007年7月收治1例FNH患儿,经过手术治疗,患儿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面部良性肿物手术切除多采用顺皮纹方向的切口,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提高,此类切口因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的缺点,已不为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发际内、眉弓上缘、鼻唇沟、鼻翼缘及唇红缘切口手术治疗面部良性肿物,此类切口位置隐蔽,术后瘢痕不易被发现,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后瘢痕及乳腺外形的改善途径.方法:采用乳晕切口行82例乳腺良性肿物切除,观察术后疗效及切口瘢痕情况.结果:效果良好,瘢痕小且不明显,较好保护乳腺外形,并发症较少.结论:此术式应用简便,适用于多数乳腺良性肿物切除.
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科采用喉内窥镜下微波手术治疗会厌良性肿物24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腹壁硬纤维瘤多生长在腹直肌或腹外斜肌的肌鞘或腱膜中,位于腹壁深层甚或浸润腹膜生长,其生长缓慢,呈椭圆形,坚硬,无自觉症状,多发于女性下腹壁,有恶变倾向,多无转移,易复发的腹壁良性肿物.我院自2000~2005年间,收治腹壁深层硬纤维瘤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1995年起本院采用经乳晕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25例,术后效果良好,满意率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单纯性男性乳腺发育症(包括双侧、单侧)25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岁.术前常规检查,尽量排除恶性肿瘤及病变,并行B超检测乳腺大小,本组乳腺组织大小为1.0 cm×1.0 cm×2.0 cm~5.0 cm×5.0 cm×4.0 cm.术后平均每例侧切下乳腺组织体积25~145 cm3,切除肿物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肿物.
目的:通过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比较不同阶段的手术结果,探讨学习曲线在该术式中的存在。方法:无该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完成该手术50例,按时间顺序先后,最初的25例为 A 组,后面25例为 B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二次进针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查及病理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手术时间为(39.92±14.96)min, B 组的手术时间为(17.52±15.7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天移动平均线呈现一个稳步下降趋势,在26号患者左右开始呈现一个平台期的改变。A 组有9例发生术中疼痛,B 组有3例发生术中疼痛,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5);B 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较 A 组稍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中,乳腺纤维腺瘤均占比最大,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过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25例后,随着医生手术经验的积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相对熟练和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