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70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科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确诊的病例共170例.1.2 临床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5例;0~6个月27例,~1岁40例,~2岁18例;腹泻<10次/d 34例,≥10次/d 51例;发热62例,呕吐70例,脱水59例,其中重度脱水6例;合并营养不良4例,便常规偶见白细胞17例,脂肪球68例.对照组8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0~6个月28例,~1岁45例,~2岁12例;腹泻<10次/d49例,≥10次/d36例;发热71例,呕吐79例,脱水60例,其中重度脱水4例;合并营养不良6例,便常规偶见白细胞15例,脂肪球70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及治疗前腹泻次数、脱水程度、合并营养不良的例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1],其发病率占急性腹泻病之首.我军"八五"攻关课题(部队急性腹泻病防治)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TEC,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军队在非常时期执行任务时,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对部队进行肠溶型胶囊剂rBS-WC菌苗人群试验时,观察了此菌苗对ETEC腹泻的保护效果.
腹泻病的诊治原则由20世纪50年代的"禁食、静脉输液和大量使用抗生素"到90年代已发展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继续饮食,合理用药".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又补充推荐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胃肠道粘膜保护剂的应用及中医中药等新方法,使腹泻病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进一步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新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理论就与护理有关的健康指导归纳如下.
为进一步了解腹泻病的病原分布,为腹泻病防治提供依据,1998~2000年对枣庄市335例就诊腹泻患儿粪便进行了轮状病毒检测与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本院共收治小儿秋季腹泻102例,其中采用中药外敷神阙穴联合思密达治疗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住院的102例小儿腹泻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诊断标准诊断[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外敷神阙穴联合口服思密达,共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4月至2岁,平均1.2岁,病程1~4 d,平均(3.0±1.1) d,腹泻次数每日>5次,其中6~10次40例,>10次12例,大便性状为黄色稀水便或蛋花样大便,镜检正常或少量白细胞及脂肪球,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单用思密达,共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4.5月~2岁,平均1.4岁,病程2~4 d,平均(2.8±1.2) d,腹泻次数,大便性状,镜检,细菌培养同治疗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接第608页)感风寒,损伤脾胃导致腹泻,吴茱萸、砂仁、丁香、苍术健脾祛湿,胡椒温胃散寒,鸡内金健脾助消化,黄连祛湿止泻,五倍子收敛止泻,云南白药活血祛瘀、化湿止泻.诸药合用可达健脾祛湿止泻之功效.<内经>曰:"脾病则飨泄”,脾属足太阴经,任脉总司一身之阴径,故取任脉中神阙穴.神阙穴具有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之作用[4].中药外敷神阙穴,作用持久且直接,疗效好,避免了服药、注射之痛苦.
1 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肠道传染病是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亚、非、拉地区尤为严重.根据WHO的资料,这里5岁以下儿童每年死于肠道传染病者不下500万,发病约7.5亿~10亿人次,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未完全解决,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肠炎的严重流行即可说明这一事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肠道传染病迄今依然是我国急性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流行面最广,影响群众生活生产最普遍的一组疾病.根据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单位1986~1988年在国内7个示范县及北京市的调查结果估算,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肠道传染病者约1.7亿人次;又据1988年国内21省(市)腹泻病防治现状入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约8.36亿人次发病,其中5岁以下儿童约2.09亿人次.1989~1991年,在WHO支持下,国家卫生部在山东、云南、福建、甘肃、北京及湖南先后开展了22次城乡入户调查,结果表明5岁以下儿童的年平均发病为0.86~3.9次/人@年,6省(市)的平均水平为2.5次/人@年,其中农村地区为2.9次/(人@年).
笔者2001年1月~2002年1月用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腹泻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年龄2岁以下,大便均为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或仅有少许白细胞,脂肪球(+~++),符合1986年10月“全国第二届腹泻病防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2个月~2岁,平均9.8个月;病程2天~2个月,平均5.5天;其中发热12例,呕吐10例;脱水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6例。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个月~2岁,平均9.5个月;病程2天~2个月,平均5天;其中发热9例,呕吐6例;脱水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