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KAIl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两基因与该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对胚胎形成、组织更新和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细胞凋亡的增多或减少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肺部,细胞凋亡是对吸入异物的一种共同的细胞反应,可导致肺上皮细胞的减少和肺纤维化.
目的 了解重组卡介苗(BCG)和野生BCG对人外周单核细胞(hPBMC)上TLR的调节差异,揭示hIFN-α-2b对hPBMC上TLR4的表达是否具有协同增强效应,以及BCG介导免疫细胞活化效应的新机制.方法 比较研究重组hIFN-α-2b-BCG和野生型BCG,及其上清和等量干扰素对TLR4表达的调节,以及表达TLR4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以淋巴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对TLR4进行检测,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结果 证实了重组BCG和野生BCG对hPBMC的TLR4的表达均有正调节及抗肿瘤效应;重组BCG对hPBMC的TLR4表达的调节优于野生BCG(P<0.05);重组BCG上清和外源性等量干扰素对TLR4表达皆有正调节作用,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重组BCG上清与野生BCG上清相比,对hPBMC诱导TLR4表达差别显著(P<0.05);与野生BCG组相比,重组BCG组表达TLR4的hPBMC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显著增强(P<0.05).结论 重组BCG的脂多糖和持续分泌的hIFN-α-2b对hPBMC的TLR4表达均有正调节作用,并加强表达TLR4淋巴细胞的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目的 探究波形蛋白(vimentin)、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和平足蛋白(podopla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116例卵巢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选取9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卵巢组织中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表达,分析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3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COX风险回归对影响卵巢癌患者的无生存进展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蛋白阳性表达以及平均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Vimentin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相关(U=37.286、19.041、35.478,均P<0.05),TP53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U=25.481,P<0.05),podoplanin表达与年龄相关(U=24.471,P<0.05).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PFS和OS均低于阴性表达者(均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vimentin表达是影响卵巢癌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Vimentin、TP53和podoplanin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中vimentin可作为卵巢癌患者独立预后指标.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部位和转移淋巴结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和40例超声支气管内镜活检的淋巴结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D-L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生存分析探讨PD-L1蛋白表达和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部位的阳性率是23.6%(13/55).PD-L1表达阳性率在病理类型(腺癌vs鳞癌,P=0.047)和病理分期(Ⅰ期vsⅡ~Ⅲ期,P=0.025)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D-L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较短(P=0.049).PD-L1 mRNA在原发部位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癌组织(P=0.017),且随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29).原发部位和转移淋巴结中PD-L1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D-L1蛋白在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总生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L1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在原发部位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TLR4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P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瘤细胞株中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增殖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经LPS预处理后对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骨髓瘤细胞株中存在TLR4 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骨髓瘤细胞在LPS刺激下,表达TLR4的MM1-s细胞增殖明显(P<0.05),对阿霉素诱导的凋亡有明显的抵抗作用;而不表达TLR4的U266细胞增殖未受明显影响.而且LPS不能保护阿霉素对U26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TLR4信号对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增殖和生存都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肾损伤因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监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及李惠利医院胸外科行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 115例,将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临床资料相匹配的未发生AKI的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2、4、6、12、24、48 h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标本中血清肌酐(Scr)及尿液KIM-1、NGAL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AKI组患者KIM-1由术后4h开始逐渐升高,峰值出现在12 h;NGAL术后2h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KIM-1和尿NGAL与血Scr均呈正相关(r=0.839,0.801,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尿KIM-1、NGAL可作为AKI发生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对AK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肾肿瘤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胱抑素(CysC)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12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60例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GAL、KIM-1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比较各组NGAL、KIM-1、CysC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NGAL、KIM-1、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NGAL、KIM-1、CysC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1级肿瘤血清NGAL、KIM-1、CysC水平低于2级、3级和4级肿瘤患者,Furhman分级越高血清NGAL、KIM-1、CysC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程度与血清NGAL、KIM-1、CysC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血清NGAL表达与KIM-1、CysC水平呈正相关(r=0.812、0.765,P<0.05),KIM-1表达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83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GAL、KIM-1、CysC表达水平与肾肿瘤患者Furhman分级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肾肿瘤患者血清NGAL、KIM-1、CysC水平显著升高,临床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肾肿瘤的诊断标志物.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联合检测对评估新生儿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收住的确诊为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一般情况,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抽取静脉血及尿液,检测所有患儿血清中NGAL及KIM-1的表达情况.随访28 d,跟踪新生儿死亡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NGAL、KIM-1与NCIS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NGAL、KIM-1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与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28天死亡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比较NGAL、KIM-1在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最后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NGAL、KIM-1联合对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随访28 d后,⑴63例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中22例死亡,占整体人数的34.92%;⑵相比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血清NGAL、KIM-1表达上升(P<0.01);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GAL、KIM-1表达与NCIS呈负相关;⑷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NGAL、KIM-1均为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⑸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GAL、KIM-1预测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28天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5%CI:0.75~0.93)、0.84(95%CI:0.71~0.90),NGAL、KIM-1两者联合检测AUC值优于单一检测NGAL、KIM-1,AUC为0.89(95%CI:0.78~0.94)(P<0.01);敏感度KIM-1优于NGAL,特异度NGAL优于KIM-1,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检测NGAL、KIM-1.结论 NGAL、KIM-1联合检测在评估新生儿脓毒症肾损伤28天死亡率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9例AE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AECOPD组)及在治疗达恢复期(sCOPD组)后测定其血清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两组作自身对照,以健康者4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上述炎性指标,比较不同组之间sTREM-1的差异,分析AECOPD组及sCOPD组各组血清sTREM-1与PCT、CRP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组间sTREM-1 、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ECOPD组及sCOPD组血清sTREM-1水平与PCT均呈正相关(P<0.05),与CRP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血清sTREM-1水平对指导AECOPD患者的治疗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