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为BNP在临床中的检测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7-01-2008-12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84例为对象,发病后24~96 h获取血浆检测其BNP浓度,并记录随访2a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后者.84例中有39例有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其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STEMI患者而言,BNP的动态监测对指导治疗以及远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 AMI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分为三组:正常组24例,血清PCT水平<0.5μg/L;轻度升高组43例,血清PCT水平在0.5~1.9μg/L之间;明显升高组33例,血清PCT水平≥2.0μg/L。随访观察不同组别 AMI患者30 d生存状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 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吸烟比例、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轻度升高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明显升高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及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吸烟、糖尿病等均是 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AMI 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较高,可较好的预测患者的短期生存状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R)各亚型在心肌梗死(MI)后的心肌修复和重构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建模前后VEGF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VEGF的所有亚型在正常大鼠心肌细胞中都会表达;与假手术对照大鼠相比,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内,VEGF-A在MI1 d时表达为对照组的0.89±0.04倍,42 d后显著降低,最低为0.25±0.03倍;VEGF-B在MI中受到显著抑制,最低为对照组的0.09±0.04倍;而VEGF-C和VEGF-D的表达则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5.31 ±0.21倍和9.24±0.47倍.在MI大鼠心脏内,VEGFR-1和VEGFR-2的表达显著减少,分别为对照组的0.11 ±0.02倍和0.14±0.04倍.而VEGFR-3,主要在血管中的水平则显著增加,是对照组的6.81±0.42倍.结论 VEGF和VEGFR的各亚型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内的表达发生显著性变化,VEGF-A可能是启动血管再生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VEGF-D也是参与血管再生的重要因子,而VEGF-B并不是心肌修复和重构的关键因子.
目的 观察猪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干细胞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前降支球囊封堵法建立10头猪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头)和移植组(5头).造模1周后,移植组冠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注射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6个月后取梗死区心脏组织观察局部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移植组梗死区能检测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干细胞因子、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等细胞因子的mRNA.其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干细胞移植能促进局部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干细胞因子、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关系,评价BNP对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91例AMI患者(心肌梗死组)和90例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比较不同梗死范围、病变冠脉支数及Gensini积分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较对照组BNP和LVEDd明显增高,LVEF明显降低(P<0.01).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较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BNP、LVEDd均明显增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5).BNP与LVEF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血浆BNP明显增高,尤以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为甚.BNP能反映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和左心室重构.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半乳凝素-3(Gal-3)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及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2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MI组发病24h内、第3、7天的血清Gal-3及发病24h内的NT-proBNP、hs-CRP水平,记录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AMI组Ga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MI组Gal-3水平24h内高于第3天,第3天高于第7天(均P<0.01);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25、0.492,均P<0.01);NT-ProBNP、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且Gal-3、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并在发病24 h内升高最明显;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