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相关文献(5)
  •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D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规律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STPCD CA 2006年19期

    目的:探讨VEGF-D及其受体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VEGF-D和VEGFR-3在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规律.结果:有淋巴转移组VEGF-D及其受体VEGFR-3癌组织表达分别为1.602±0.070、1.500±0.060,癌旁组织分别为1.139±0.064、1.156±0.060,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为0.444±0.046、0.447±0.059;无转移组VEGF-D及其受体VEGFR-3癌组织表达分别为1.304±0.071、1.307±0.053,癌旁组织分别为0.898±0.070、0.882±0.101,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为0.375±0.032、0.318±0.057.VEGF-D及其受体VEGFR-3表达规律为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t≥4.03,P≤0.001),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t≥5.48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癌旁组织二因子表达有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t≥2.339,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织二因子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P≥0.124).结论:VEGF-D及其受体VEGFR-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癌组织、癌旁组织的高表达有可能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指导临床.VEGF-D/VEGFR-3通路将有望成为防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新靶点.

    乳状状/代谢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 瘦素促血管新生作用机制的探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STPCD CA 2009年17期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HIF-1α、VEGF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10 ng/Ml leptin呈现促增殖效应.OD值为0.572±0.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84±0.031(P<0.05);10 ng/Ml瘦素迁移率为(21.1±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9±0.43)%,P<0.05;管状结构的总长度为(5.8±0.5)mm,对照组无管状结构形成,P<0.05.瘦素呈剂量依赖性的上调HU-VECs 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最大诱导效应发生在1 μg/Ml,对照组不表达;HIF-1α和VEGF Mrna上调直接导致HIF-1α和VEGF蛋白合成增加,对照组的缺氧模拟剂CoCl2对HIF-1α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瘦素通过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和体外血管形成等作用促进血管新生.瘦素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能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HIF-1α表达,进而转录激活VEGF表达有关.

    瘦素/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细胞增殖
  • 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 cDNA/hBMP-4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7年4期

    目的 观察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 cDNA/hBMP-4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共表达情况,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 cDNA/hBMP-4经酶切鉴定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其转入大鼠MSCs,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 cDNA/hBMP-4成功转染至大鼠MSCs中,并获得有效表达.结论 hVEGF121和hBMP-4在大鼠MSCs中获有效表达,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间质干细胞/代谢 基因表达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各亚型在心肌梗死大鼠体内的差异性表达

    《中国医师杂志》 CA 2013年2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R)各亚型在心肌梗死(MI)后的心肌修复和重构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建模前后VEGF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VEGF的所有亚型在正常大鼠心肌细胞中都会表达;与假手术对照大鼠相比,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内,VEGF-A在MI1 d时表达为对照组的0.89±0.04倍,42 d后显著降低,最低为0.25±0.03倍;VEGF-B在MI中受到显著抑制,最低为对照组的0.09±0.04倍;而VEGF-C和VEGF-D的表达则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5.31 ±0.21倍和9.24±0.47倍.在MI大鼠心脏内,VEGFR-1和VEGFR-2的表达显著减少,分别为对照组的0.11 ±0.02倍和0.14±0.04倍.而VEGFR-3,主要在血管中的水平则显著增加,是对照组的6.81±0.42倍.结论 VEGF和VEGFR的各亚型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内的表达发生显著性变化,VEGF-A可能是启动血管再生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VEGF-D也是参与血管再生的重要因子,而VEGF-B并不是心肌修复和重构的关键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生物合成 心肌梗死/代谢
  • 胃癌组织中COX-2与VEGF、MMP-2、P-糖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中国医师杂志》 CSTPCD CA 2009年7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OX-2与VEGF、MMP-2及P-糖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OX-2与VEGF、MMP-2及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VEGF、MMP-2与P-糖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5.37,5.62,4.87;P<0.05);COX-2、VEGF、MMP-2在不同转移情况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6.17,6.09;P<0.05);COX-2与VEGF、MMP-2及P-糖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7,0.65,0.67;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OX-2与VEGF、MMP-2及P-糖蛋白处于过度表达状态且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胃肿瘤/代谢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生物合成 明胶酶A/生物合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生物合成 P糖蛋白/生物合成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