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神经网络的破坏是创伤性脑损伤( TBI, traumatic brain injury)后造成神经病理损伤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弥补神经功能损伤,神经网络重建其拓扑结构,新的细胞间连接形成,将受损脑区的功能重新分配到完整脑区。有报道表明,辛伐他汀可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突出芽,介导该现象的可能通路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以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腺瘤性结肠息肉病( GSK-3β/APC)通路,上述通路激活后都可以加速自噬。我们设计实验的目的在于在脑损伤后,通过药物加强自噬的表达,是否可以改善神经网络的重建,是否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实验选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外力打击,造成弥漫性脑损伤模型,通过给予自噬的激动剂辛伐他汀和抑制剂氯喹,调节损伤后神经细胞内的自噬水平,对于损伤后神经系统的修复,通过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行为学参数进行评估。结果:在脑损伤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 PSD-95,postsynaptic density-95 protein)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有较高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进程中,自噬都有较高的表达。给予氯喹,会使大鼠神经功能的回复变差。结论:辛伐他汀有可能是通过激活自噬相关的通路来加强脑损伤后大鼠神经网络的可塑性,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基础学科.而作为形态学的代表,人体解剖学又以实验教学为主.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挂图、模型为主体,常将某个器官的各个侧面逐一展开,在繁琐、复杂的更换挂图同时,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所适从,即使有模型、手模实体标本,也由于标本大小、个数、质量,而产生人为差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运用多媒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教学人员在操作平台可随时掌握实验进程,学生不仅可以建立相应立体感,而且免受拥挤之苦,可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对于局部解剖学、手术学效果尤为明显.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以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个性化、信息化、交互式的大容量信息知识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习和知识容量补充、扩展.下面,据CAI特点,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述.
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实验原始记录是实验进程的直接证据,有助于研究者保持清晰的实验思路,记录重要的实验现象,分析获得创新的实验结果,是撰写科研论文的重要凭证。从结果上看,它是证明科研活动实际发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1]。对于医学研究,无论实验成败与否,获得阴性或阳性的实验结果,保存各种形式的原始实验记录,是形成良好的科研作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