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是打好考研战役的第一步,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进行摸底考察,了解自身实力与不足.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MCAI。这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MCAI已经或正在各层次的 护理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护理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将制作 基础护理学多媒体课件《绪论》的体会,介绍如下。 课件总体方案设计是课件开发的第一步,目的是建立合理的结构和框架。课件应实现如 下两个目标:①课件应具备多媒体特征,集声音、文字、图象、动画和录像于一体,使课件 内容和形式都丰 富多彩,以加深学生对护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增强学习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②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我们将课件分为4大模块,即学习目标、课程学习、习题检测和小 结。课件制作步骤如下。1 写出知识层次结构 要求要整体构思,精选内容,目录层次清晰,内容循序渐进,结构便于 理解。其知识层次结构见图1。
明确地界定慢病服务体系中,培训与品类销售的预期目标,始终保持学习目标与连锁预期销售业务收益的一致性.慢病服务是一个立体体系,由慢病品类管理体系、会员管理体系和专业技术服务体系构成.这三个体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割裂开来独立运作,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体系是基础和关键,而让技术人员的专业服务转化为商业价值则是最终目的.
学习目标明确度对于大学生课堂学习至关重要.《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学好护理专业的基础,因此探讨影响《健康评估》课程学习目标的相关因素有其现实意义.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理念指导下,对高职学院护理学生《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了SIMPP分析.结果显示,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有3种学生学习目标很明确,有4种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还有2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护理学习目标的主要是学生个人主观因素.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健康评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做到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度的掌控;在开课之初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度.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除了与课程本身设置的合理度有关,也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程度有关联。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研究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SIMPP分析,研究了影响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学生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学习状态好、学习目标明确、母亲文化程度一般的大学生更容易对课程设置满意。在现有课程设置条件下,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多给学生介绍和分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提升教学改革成效,特提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及其SIMPP分析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10至2013级全体学生课堂学习状态问卷调查为例,系统论述了SIMPP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操作步骤,结合学生受教师影响程度相关的行为模式及应对策略分析,说明了分析结果的解读方法与应用方向。同时,采用专题论文对大学生学业勤奋度、学习兴趣度、学习成效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出勤、学习目标系统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受教师的影响程度、课程满意度和专业符合度9个方面进行了SIMPP分析,通过相关因素及其关系建模,明确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学生的行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改革实践措施。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将对未来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改革等产生积极影响。
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是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大学生学习目标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微观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对中医药类院校学生学习目标进行了SIMPP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主体因素、学生主观因素。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状态,了解学生背景、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掌握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程度及其行为模式,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激励,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系统策略。研究结果为高校教师正确引导不同类型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和方法。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专家 Zimmerman[1]的观点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该目标利用客观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高等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护理教育也愈来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如何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应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出多媒体化的立体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前沿的学科知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对所有师生免费开放[2],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本研究将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阅读期刊刊登的文章、针对期刊文章的讨论会以及完成针对期刊文章内容的试卷等.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ACCME)要求,在开展期刊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前,活动提供者需要公开活动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如文章、演讲稿、幻灯片)、试卷内容、教育评估方式以及商业赞助等信息.
1 STOP VTE教育活动介绍"静脉血栓高危人群的诊疗质量改善:干预性策略(STOP VTE)"教育活动于2001年完成.此项多面性、跨学科的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指南的推荐方法,预防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促进抗凝药物的安全使用.目标教育人群为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护士和病案管理人员.学习目标分为三级,详见图1.教育形式包括现场会议、远程教育和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另外,还专门开展了一项医疗机构质量改善指导活动作为辅助干预手段.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神经性头痛的发病机理2.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类.3.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原则4.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内分泌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2型塘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2.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3.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选择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消化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概念;2.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消化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炎性肠病的发病机理;2.炎性肠病的诊断方法;3.炎性肠病的治疗措施;4.炎性肠病的用药原则.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脂质代谢及各种脂质成分的作用.2.高脂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类及诊断.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神经性头痛的发病机理2.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类.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脂质代谢及各种脂质成分的作用.2.高脂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类及诊断.3.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高脂血症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4.调脂治疗的原则.5.他汀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调脂作用.6.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作用.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诊断与治疗;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3.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4.缺血神经损坏的机制;5.神经保护治疗;6.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内分泌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了解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况及流行病学;2.熟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3.掌握急性冠脉事件中血小板的作用和糖尿病导致的血小板功能障碍;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内分泌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了解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况及流行病学;2.熟悉塘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脂质代谢及各种脂质成分的作用.2.高脂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分类及诊断.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内分泌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了解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熟悉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3.掌握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掌握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的治疗.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心力衰竭的概念;2.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3.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客观评价标准;4.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病理与临床;2.血液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凝血和纤溶变化及溶栓、降纤、抗凝治疗机理;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内分泌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2.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内分泌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新进展2.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3.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选择4.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消化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概念;2.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3.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诊断;4.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学习目标:在第一季度神经内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神经性头痛的发病机理2.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类.
学习目标:在第四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危险性评估;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3.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5.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