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OP VTE教育活动介绍"静脉血栓高危人群的诊疗质量改善:干预性策略(STOP VTE)"教育活动于2001年完成.此项多面性、跨学科的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指南的推荐方法,预防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促进抗凝药物的安全使用.目标教育人群为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护士和病案管理人员.学习目标分为三级,详见图1.教育形式包括现场会议、远程教育和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另外,还专门开展了一项医疗机构质量改善指导活动作为辅助干预手段.
通过目标带教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布卢姆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遵循"浅→深、简单→复杂、局部→整体"的原则来制定目标.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点评价及教学效果评价来评价目标带教的效果.通过对83名学生考核,测评成绩明显提高.
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规定,各级医院都应担负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任务,因此医院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还须组织力量努力地完成临床护理教学工作[1].在临床实际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与学校带教要求产生较大距离,影响了护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2001年我院护理部开始制定各科毕业实习周目标进程进行双向测评,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目的 探讨目标教育在孕妇产前呼吸放松减痛技巧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102倒孕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目标组各51例.常规组在孕妇学校接受呼吸放松减痛技巧的教育.目标组在此基础上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一对一辅导,其教学经历目标制定→实施教学→形成性测试→反馈矫正→评价总结的过程.结果 目标组教育后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目标教育对产前呼吸放松减痛技巧训练有重要意义,是保护、促进和支持孕妇自然分娩的有效健康教育形式之一.
目的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将35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目标组(180例)和常规组(172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目标组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按目标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形成性测试、反馈矫正和评价总结.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目标组母乳喂养率、健康教育达标程度、主动提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产妇乳头皲裂、胀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新生儿体重回升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结论目标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即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自护行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目的,制订行动计划并实施.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自护行为总均分及血糖监测、饮食、足部护理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可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糖尿病相关的自护行为,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目的 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282例随机分为目标教育组(150例)和常规教育组(132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目标组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按目标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形成性测试、反馈矫正和评价总结.比较2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目标组肺结核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肺结核目标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该疾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实习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带教老师有责任引导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护理观,有一定交流沟通能力,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人才.
为使教学结构整体优化,我国于80年代初期提出了立体教育的新概念、新理论,强调教学结构是多要求、多渠道、多层次的,提倡“三维式”的立体结构教育,即“观察、思维、操作”三项……
目的:探讨目标教育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取得的临床效果,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和母婴健康.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总共收治的322例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中有产妇150例,试验组中有产妇172例,对照组的产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的产妇采用目标健康教育,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形式,同时还进行形成性测试,反馈矫正以及评价总结.两组产妇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后,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下,试验组产妇在健康教育的达标程度、母乳喂养率以及主动提问了等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乳头皲裂和胀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新生儿体重的回升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的健康教育采用目标教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目标教育是一种高效、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新生儿体重回升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