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磁刺激】相关文献(8)
  • 功能性磁刺激与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比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6年1期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除最大膀胱容量有明显变化(P<0.01);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也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FMS与SNS可改善部分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功能性磁刺激 神经原性膀胱 骶神经刺激 生存质量
  •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STPCD CSCD CA CBST 2003年10期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例,通过患者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1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达到完全康复,1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性磁刺激 排尿障碍 评价
  • 功能性磁刺激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68例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肘关节僵硬患者68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肘关节活动度,统计两组MEPS评分优良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EP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PS评分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功能性磁刺激可明显改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功能性磁刺激 肘关节活动度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 功能性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功能性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4周后用VAS和FMA-UE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4周后,两组的VAS和FMA-U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和FMA-UE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2).结论 功能性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的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功能性磁刺激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 功能性磁刺激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追踪

    《中国康复》 CSTPCD 2005年1期

    目的:追踪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MagLite型磁刺激仪,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行FMS治疗,每日2次, 5 d/周, 4-6周1个疗程.以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第1、3个月时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结果:治疗后,20例中17例症状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治愈;3例无效.结论:FMS可显著改善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性磁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尿失禁
  •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2年5期

    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是利用时变磁场在组织内产生感应电流,使机体组织兴奋,从而进行无创性诊断和治疗的物理技术.Kolin等于1945年利用青蛙肌肉神经标本首次证实时变磁场能刺激神经组织[1];1985年Barker 等[2]改进了磁刺激器,通过经颅磁刺激运动皮质,首次在相应肌肉部位记录到动作电位.磁刺激最初多被应用于探查神经传导路径的临床诊断,如多发性硬化患者可见中枢神经传导延迟、受损神经可见传导速度异常等改变.随着技术发展,磁刺激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

    功能性磁刺激 刺激治疗 神经传导 magnetic stimulation 时变磁场 神经组织 诊断和治疗 经颅磁刺激 多发性硬化 运动皮质 应用 物理技术 速度异常 受损神经 临床治疗 临床诊断 技术发展 肌肉 感应电流 动作电位
  • 功能性磁刺激促进大鼠结肠排空

    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相对元痛和容易施用的技术,为解决许多疾病(尤其是脊髓损伤)患者的结肠排空障碍带来了希望.通过在大鼠身上进行初步实验,将放射性物质锝(Tc99m)从盲肠注入,经过结肠,排入粪便.发现接受FMS的大鼠(FMS组)粪便中所含Tc99m的百分数远高于未接受FMS的大鼠(对照组),即FMS组结肠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证明FMS对大鼠结肠排空有促进作用.

    功能性磁刺激 大鼠 结肠 康复
  • 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及肺功能的影响

    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易于使用的方法.本研究对2例健康人行腰骶刺激以及对9例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患者行腰骶和腹部刺激后,直肠压均得到提高;4例SCI患者在经过5周的磁刺激后,结肠排空时间(colonictransit times,CTT)都有显著性缩短;8例慢性SCI患者经磁刺激后,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s,PFT)显示肺功能有一定改善.证明FMS对神经原性肠道症状具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对呼吸肌的刺激,能改善SCI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咳嗽能力.

    功能性磁刺激 脊髓损伤 结肠病变 结肠 肺功能检测 康复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