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生物效应】相关文献(3)
  • 中草药丸电磁辐射灭菌和机理的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SA 2008年4期

    研究中草药丸被电磁波辐射前后菌落数的变化以及产生该变化的机理.分别用高温干燥法与适当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对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并采用稀释倒平皿法分别确定出电磁波辐射和高温干燥法灭菌不同时刻中草药丸所含菌落数.并从电磁波辐射后微生物细胞内水分子的转动能谱变化、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阐述了电磁灭菌的机理.微波灭菌和高温干燥法相比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安全、节能的特点.微波灭菌不但方法简便可靠,而且不改变药物原有的性质.

    电磁波 电磁生物效应 灭菌 中药丸
  • 射频电磁污染对内耳的生物效应研究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12年6期

    随着电磁辐射的暴露水平不断增加,电磁污染将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物理污染[1].电磁污染的主要频段包括两个,即50~400 Hz 极低频电磁辐射(生活与工业用电)和900~2 500 MHz 射频电磁辐射(通讯频段),这也是目前电磁生物效应的主要研究对象.手机电磁辐射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电磁辐射,在通话过程中耳部与手机的距离只有几厘米,接受手机电磁辐射最强,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射频电磁辐射对耳的生物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射频电磁污染对内耳的生物效应进行综述.

    射频电磁辐射 电磁污染 内耳 电磁生物效应 手机电磁辐射 低频电磁辐射 研究对象 物理污染 频段 工业用电 暴露水平 综述 通讯 距离 耳部
  • 生物靶向冲击昆虫卵孵化率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TPCD CSCD 2010年3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在生物靶向磁爆冲击干扰下昆虫卵的孵化率.方法:采用桑蚕[秋丰B]3、4、6品系为试验标本组成干扰组和对照组,进行生物靶向磁爆冲击干扰试验,观察分析虫卵动态孵化过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虫卵自然孵化过程中对其进行靶向磁场冲击干扰,不同序列的生物靶标干扰参数,对孵化率有这不同的影响.结论:研究探讨生物电磁干扰参数B/F/N为"窗口"值,受干扰的虫卵胚胎在自然孵化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发育甚至死亡,B/F/N值越精确,对其孵化率的影响越大.在电磁场频谱中B/F/N"窗口"值的确定和其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磁生物效应 靶向冲击 虫卵 孵化率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