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与社会的进步,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所增加,灼伤也时有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当发生时,又该如何应变处理,使伤害减至最低?本文将为您一一介绍.造成灼伤常见的原因烧伤:火灾、瓦斯爆炸、爆竹爆炸.烫伤:湿热:蒸汽、开水、热汤;干热:热金属、热油脂、机车排气管.电灼伤:家庭用电、工业用电、高压电、雷电.化学灼伤:强酸:硫酸、硝酸、盐酸;强碱:苛性钠(碱水)、氢氧化钾.化学药剂:甲苯、甲醛、农药.辐射线:强烈日光(紫外线)、X光、激光.
随着电磁辐射的暴露水平不断增加,电磁污染将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物理污染[1].电磁污染的主要频段包括两个,即50~400 Hz 极低频电磁辐射(生活与工业用电)和900~2 500 MHz 射频电磁辐射(通讯频段),这也是目前电磁生物效应的主要研究对象.手机电磁辐射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电磁辐射,在通话过程中耳部与手机的距离只有几厘米,接受手机电磁辐射最强,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射频电磁辐射对耳的生物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射频电磁污染对内耳的生物效应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