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龙片】相关文献(7)
  • 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Graves病用131I治疗与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的疗效差异,比较131 I联合泼尼松龙片在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行131 I治疗的两组Graves病患者.A组给予131 I二周后,给予泼尼松龙片5mg,1次/日,口服,共6周.B组给予131I治疗,不给予泼尼松龙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依病情给予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所需的时间,治疗过程中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使用的剂量.结果 联合运用泼尼松龙的A组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所需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龙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能较快的改善自觉症状,减少早期并发症.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I治疗 泼尼松龙片
  • 席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后出血性休克一例

    患者女,65岁,体重70 kg,因反复发作心前区不适入我院.入院查心电图提示V2~V6导联T波倒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0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出现停经,无泌乳,诊断为席汉综合征,随即开始规律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5 mg/d),甲状腺素片(40 mg/d).入院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共5 d.查血小板计数:184×109/L,凝血酶原时间11 s,国际标准凝血时间比(INR)0.97,肝肾功能及血糖均正常.入院后第5天行冠状动脉造影,右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置鞘管,肝素3 000 u,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第一对角支分叉口处病变,前降支狭窄80%.

    患者 动脉介入 不稳定型心绞痛 前降支 凝血酶原时间 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 血小板计数 心前区不适 泼尼松龙片 甲状腺素片 产后大出血 诊断 氯吡格雷 国际标准 肝肾功能 反复发作 阿司匹林 心电图 时间比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患者男,37岁。主因“腹泻、腹痛6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排便7~8次,水样便,未见明显脓血,伴有轻微腹痛,恶心及呕吐,无呕血,无发热,无咳嗽及咳痰,无胸憋及气喘,无心悸及胸闷,无夜间睡眠憋醒史,小便正常,夜尿无增多。四肢无浮肿及活动受限,食欲差,发病以来体重减轻近10 kg,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炎、补液等治疗,腹泻持续存在。近2个月来,腹泻次数较前增多,10余次/d,遂转入我院内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98次/min,血压90/60 mm Hg。贫血貌,体型消瘦,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WBC 19.8×109/L,HGB 99 g/L,PLT 225×109/L,嗜酸粒细胞0.53。血沉104 mm/1 h。生化全项提示:白蛋白30.2 g/L,乳酸脱氢酶281 U/L,α-羟丁酸脱氢酶192 U/L,钾离子3.2 mmol/L,C-反应蛋白40.98 mg/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未见异常。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巨细胞病毒抗体IgM (-),肿瘤标记物AFP、CA19-9、CA50、CA724、CA242均未见异常。结核杆菌抗体(-)。大便常规提示:WBC 4个/HP,RBC 4个/HP,便潜血(+),便找阿米巴滋养体未见,连续3次便培养无真菌、沙门菌、志贺菌生长。胸部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心电图、腹部彩超未见异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示(图1,2):回肠黏膜充血,颜色变浅,绒毛存在,全大肠黏膜充血、水肿、肥厚,有密集圆形半圆形结节状隆起伴有部分肠黏膜糜烂,分别于回肠末端、结肠多肠段取检。病理示(图3,4):黏膜慢性炎,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依据胃肠镜检查结果及病理报告并结合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贫血,体重下降,消瘦等临床症状。初步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按其病变部位及浸润程度分为弥漫型,黏膜型[1]。治疗上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qd、盐酸西替利嗪10 mg口服qd联合治疗2周,并配合营养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经治疗,患者腹痛消失,
      腹泻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患者拒绝再次行内镜检查。出院后改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20 mg qd,每10 d减5 mg至停药,并嘱其门诊复诊。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肠黏膜 腹泻 治疗 患者 腹痛 病毒抗体 嗜酸粒细胞浸润 慢性浅表性胃炎 盐酸西替利嗪 血常规 胸部正侧位片 羟丁酸脱氢酶 巨细胞 检查 肿瘤标记物 中性粒细胞 乳酸脱氢酶 泼尼松龙片 电解质紊乱
  • 醋酸泼尼松龙片含量测定使用溶剂的探讨

    《中国药事》 CSTPCD CA 2002年10期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中,醋酸泼尼松龙片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样品的处理是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振摇15分钟使醋酸泼尼松龙溶解.但在实际测定中作者发现即使强烈振摇15分钟醋酸泼尼松龙也不能完全溶解,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造成较大的测定误差.

    醋酸泼尼松龙 泼尼松龙片 含量测定 使用溶剂 determination of 紫外分光光度法 无水乙醇 溶解 测定误差 测定结果 中国 药典 样品 处理
  • 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对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及TRAb 、A-TP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对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12月因Graves病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131I治疗,观察组给予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Ⅰ型前胶原氨基酸末端前肽(PINP)、TRAb及A-T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甲状旁腺素(PTH)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INP、TRAb、A-TPO水平低于对照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比索洛尔片总量及甲巯眯唑片总用量少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Graves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骨代谢及A-TPO、TRAb水平,值得推广.

    131I 泼尼松龙片 Graves病 骨代谢
  • 双嘧达莫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究双嘧达莫片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进行均等分组,对照组45例进行泼尼松龙片治疗,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嘧达莫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多尿时间、水肿消退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对照组为77.78%(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缩短尿多及水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高凝状态.

    双嘧达莫片 泼尼松龙片 小儿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 母女先后患带状疱疹和水痘

    《兵团医学》 2015年4期

    1病例摘要病例1女50岁,因右侧腰背部起水疱1周,感疼痛5天,于2011年8月16日来我科就诊(见图).发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背部出现沿神经分布红斑基础上绿豆至黄豆大小簇集水疱,2天后感患处呈阵发性跳痛,偶伴有瘙痒,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就诊前1天发现左侧躯体、四肢、面部亦开始出现散在绿豆大小红斑基础上水疱.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20余年,间断使用“雷公藤、甲氨蝶呤、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治疗,发病前10个月一直服用“甲氨蝶呤片”1g/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两次,发病前6个月一直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5mg、每日四次.

    母女 带状疱疹 醋酸泼尼松龙 甲氨蝶呤片 腰背部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甙片 发病 泼尼松龙片 药物治疗 神经分布 绿豆 基础 红斑 病例 阵发性 就诊前 疼痛 四肢 睡眠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