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2007年12月14日因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2级极高危、腹主动脉瘤术后转驻地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1/d,美托洛尔12.5 mg,1/d,氯吡格雷75 mg,1/d,氟伐他汀40 mg,1/d,并加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1/d,患者3 d后出现咽干发痒阵发性咳嗽.考虑盐酸贝那普利不良反应致患者咳嗽,停用盐酸贝那普利.改服缬沙坦80 mg.1/d.患者1周后因着凉出现咽痛、流清涕,咳嗽伴白黏痰,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抗病毒合剂、枇杷膏、复方甘草片.治疗l周后症状有所减轻而出院.
目的:研究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给予患者一次螺内酯20mg,一次盐酸贝那普利2.5mg;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对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后,左室舒张内径缩短、心率减缓、射血分数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和心功能疗效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分析螺内酯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行单纯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力储备、室壁增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晚期血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早期血容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显著升高,LVEDD与LAAPD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150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心衰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SV、CO、LVESD、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3/75),与对照组的5.33%(4/7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8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空腹口服叶酸片,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中有效率分别为86.36%、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葵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好(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目的: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6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以及临床推广价值.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老年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晨服1次/日;对照组38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5mg,晨服1次/日,两组疗程均24周.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血糖、心脏超声心动图,并作出相应记录及处理,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心肌肥厚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例心肌肥厚患者的舒张末期内径( LVDd)、室间隔厚度( 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3例心肌肥厚患者的相应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并可有效逆转心肌肥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老年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晨服1次/日;对照组38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5mg,晨服1次/日,两组疗程均24周.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血糖、心脏超声心动图,并作出相应记录及处理,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心肌肥厚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 73%,对照组总有效率73 6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24例心肌肥厚患者的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对照组23例心肌肥厚患者的相应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并可有效逆转心肌肥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分析盐酸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尿蛋白排泄量,治疗时间4周,观察期3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尿蛋白排泄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排泄,治疗结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和对照组(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2组各45例,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及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素氨、肌酐、血桨白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尿蛋白(g/24h)、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g/min)分别为(0.36±0.09)、(136.32±.32),治疗后分别为(0.16±0.10)、(64.53±50.56);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分别为(0.38±0.27)、(135.74±44.85)、治疗后分别为(0.20±0.43)、(134.06±41.08).观察组尿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目的 探讨消解通络固肾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消解通络固肾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期间均控制患者饮食并检测血糖状态,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P>0.05);其SC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ALB、TG、TC、hs-CRP、SCr、BUN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解通络固肾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佳,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目的:探究百令胶囊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盐酸贝那普利以及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与对照组使用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联合使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CRP、24h尿蛋白量、BUN、SCr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RP、24h尿蛋白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对照组(6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608,P=0.0139)。结论:百令胶囊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行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100例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控制血压的现状.方法 应用动态血压观察100例(二级甲等医院)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70.0%患者血压达标.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理想用药.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K/R组)、盐酸贝那普利组(B组)及缺氧复氧损伤+盐酸贝那普利组(H/R+B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相关软件分析.检测四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H/R组LDH、MDA、SOD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组和B组;H/R+B组LDH、MDA、SOD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H/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可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盐酸贝那普利可明显抑制这种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农民,主因“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2015-05-25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3℃,脉搏6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80/9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室率76次/min,心房颤动律,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90/100 mmHg,口服“硝苯地平”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无药物过敏性疾病史。入院后相关检查,彩色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前叶脱垂并大量返流,大量心包积液,全心增大,以右心增大为著(右心室41 mm);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实验室检查示:脑钠肽395 pg/ml,肌酸激酶202.6 U/L,乳酸脱氢酶292.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7.6 U/L,红细胞3.19×1012/L,血红蛋白106 g/L,凝血四项、尿粪常规正常。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三尖瓣脱垂、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心房颤动。(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8岁,离休。主因间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10年,加重1天于2013-11-01日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2℃,心率68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85/74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可闻及低调喘鸣音,双肺底均可闻及大水泡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无弥散,心前区无异常搏动。未闻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节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心脏浊音界正常。患有高血压20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口服“波依定”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有冠心病史10余年,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治疗,疗效尚可。否认糖尿病、支气管炎、肾脏病、脑梗及眼科疾病史。2000年曾行“直肠癌根治术”,2006年因病窦综合征在外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有吸烟史30余年,5~7支/日,饮酒史20余年,白酒约150 g/d。家族中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7X109/L,中性粒细胞60.2%,尿、粪常规正常;生化全项未见明显异常;细菌感染两项:降钙素原(PCT)0.069 ng/ml,白细胞介素-6(IL-6)4 pg/ml;心电图:起搏心律,偶发室早;胸片提示:心脏扩大,心/胸>1/2;颈动脉超声提示颈动脉硬化;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V级;②病窦综合征,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③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型;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目的 分析肥胖高血压患者瘦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并探讨服用盐酸贝那普利8周后RAAS活性变化与瘦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单纯肥胖患者、肥胖高血压Ⅰ级患者、肥胖高血压Ⅱ级患者、健康对照者各50例,每组男性、女性各25例.收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血压.检测血清瘦素、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分析各组血清瘦素水平与RAAS活性的相关性,以及全部肥胖患者的血压水平与瘦素水平、RAAS活性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盐酸贝那普利治疗8周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PRA、AngⅡ和ALD水平的变化.结果 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PRA、AngⅡ和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与高血压分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PRA、AngⅡ和ALD水平呈正相关(r=0.497、0.861、0.628,P<0.05或P<0.01).单纯肥胖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ALD水平呈正相关(r =0.675,P<0.01).全部肥胖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血清瘦素、PRA、AngⅡ和ALD水平呈正相关(r =0.519、0.629、0.875、0.539,P<0.05或P<0.01).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AngⅡ和ALD水平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 肥胖人群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可能通过影响RAAS活性导致肥胖者血压升高.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主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16年,头晕2d于2007年8月19日入院.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达180/110 mm Hg.16年前患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药物保守治疗;7年前患脑梗死;平时口服盐酸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和引哒帕胺,血压仍控制不满意,血压高时伴头晕.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北京海淀区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6.2±5.1)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0~82岁,平均(67.3±6.4)岁。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 mg/d,治疗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和盐酸贝那普利10 mg/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血压变化情况、心电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升高(78.3% vs.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电图指标改善总有效率升高(70.0% vs.8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为[(134.5±12.7)mmHg vs.(121.0±13.1)mmHg]和[(88.4±7.5)mmHg vs.(79.5±6.4)mmHg](1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患者女性,46岁.因颈部疼痛2个月余,于2005年1月28日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2004年11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吞咽困难、胸闷、声嘶、饮水呛咳、畏寒多汗、肢体振颤、体重减轻等症状,无发热.2005年1月下旬至上海某医院行B超检查示:甲状腺多发实性占位病变,最大者5 mm×7 mm,位于右侧,血供不丰富,双颈淋巴结肿大,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颈部CT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后于上海某肿瘤医院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未见瘤细胞.为进一步诊治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长期服用盐酸贝那普利(洛丁新)、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控制血压在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
目的 针对单用盐酸贝那普利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以及联用分别对高血压患者起到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1组、2组、3组,各20例.1组单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2组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3组两种联用,对照分析三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3组(联用组)的疗效较1、2组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当中对惠有高血压的患者行以酒石酸美托洛尔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的治疗干预方式,疗效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目的 探讨和分析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的8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结论 针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的降低,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恢复.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用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严格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治疗效果,患者各机体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选择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机体指标水平,促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目的 分析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利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心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障疗效,值得推广.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利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加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比较突出,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盐酸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天麻钩藤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记录治疗前后其血压变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盐酸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天麻钩藤汤加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极好,可以将该用药方案向患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