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评定量表】相关文献(5)
  • 针刺配合行为干预疗法对儿童自闭症行为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6年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行为干预疗法对儿童自闭症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靳三针"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行为干预疗法;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和发展评定量表为效应指标,比较3组(综合组29例,针刺组15例,干预组10例)治疗4个月前后各量表的分值及诸因子的改变.结果综合组行为评定量表的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该量表的躯体运动因子、交往因子及语言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对感觉因子和生活自理因子的改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组儿童自闭症发展评定量表的多数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配合行为干预疗法对自闭症患儿疗效显著.

    针刺 行为干预 儿童自闭症 行为评定量表 发展评定量表
  • 评价儿童社会技能的方法

    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社会技能发展状况,使儿童社会技能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发现每个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就要运用相关的工具对儿童社会技能的状况进行测查和评定.常见的方法有自然观察法、模拟观察法、社会测量法、行为评定量表和自我报告法.

    评价 儿童社会 技能 行为评定量表 观察法 自我报告 发展状况 培养工作 测量法 运用 模拟 教师 家长 工具 方法 测查
  • 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病人的长时程听觉诱发电位

    《现代康复》 CSTPCD 北大核心 2001年8期

    目的:检测不同的偏离刺激对伴有意识严重受损的脑损伤病人的长时程听觉诱发电位 (LLAEPs)的作用,明确病人晚期功能的愈后价值。 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 环境:脑损伤康复中心。 病人: 11位自愿者和 21位严重脑损伤病人在住院病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此康复中心以大学为基础。 主要结果测量:利用不同的量表包括格拉斯哥结果量表 (GOS),残疾评定量表 (DRS), FIM商标仪器,和神经行为评定量表 (NBHRS)记录了 LLAEPs。 结果: N100- P150复合体显示可靠性非常高。康复良好的病人的 N100和 P150平均延迟期与健康人的相似,而比康复不良病人的短。当偏离刺激是病人的名字时, N100延迟期与 DRS(P<0.07),FM(P<0.01)和NBHRS(P<0.009)高度相关。P250和P300显示病人和对照组的被动模式的出现率很低。病人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分数与格拉斯哥量表(P<0.03)和Innsbruck昏迷量表(P<0.03)密切相关,但与功能和行为结局无明显的关系。与脑损伤后一年GOS分数为4~5的病人相比,分数为1~2病人的N100和P150的时程延长,波幅明显降低。结论:利用被动模式可以记录间意识严重受损病人的LIAEPs。与病人相关的刺激可以增加测验的精确性及与测验意识相关的功能。(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1 Jan;82(1):57- 65)

    创伤性脑损伤 住院病人 长时程 听觉诱发电位 行为评定量表 康复中心 格拉斯哥 被动模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 意识 延迟期 功能 分数 严重脑损伤 体显示 受损 脑损伤后 结果测量 健康人 测验
  • 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研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0年3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幼儿在发育诊断测验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婴幼儿测试行为量表(ITBRS)在孤独症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70例18~42个月的孤独症幼儿以及140名18~42个月的正常幼儿.研究工具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0~4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和ITBRS.结果 正常幼儿与孤独症幼儿在ITBRS的任务操作/目标定向、情绪调节、反应性和运动质量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正常组得分明显高于孤独症组的得分.两组之间各条目得分比较显示,只有反应强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外(P>0.05),其余条目都存在差异(P<0.01或0.05).孤独症组儿童量表总分100%处于异常测试行为范围.结论 孤独症婴幼儿存在明显的测试行为异常.在使用ITBRS评估婴幼儿存在明显测试行为异常时,高度提示他们惠有孤独症的可能性.

    测试行为 行为评定量表 婴幼儿 孤独症
  • 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孕产期因素

    《中国妇幼保健》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5年23期

    自从成熟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量表产生后,有关新生儿神经行为的研究不断涌现,涉及孕产期的内容有孕期吸烟、饮酒、吸毒、围产期的高危因素、接触有毒物质、麻醉镇痛药、微量营养素以及正常新生儿的神经行为的影响因素.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产前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纳洛酮可能的益处,如今麻醉药的影响一直都是最活跃的部分.80年代还对成瘾药物、酒精、药物滥用和有毒化学物质铅、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90年代开始研究孕期心理因素的影响和胎儿暴露于可卡因后的影响.

    新生儿神经 神经行为 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毒化学物质 行为评定量表 麻醉镇痛药 微量营养素 孕期吸烟 有毒物质 影响因素 药物滥用 高危因素 孕产期 围产期 纳洛酮 麻醉药 可卡因 饮酒 吸毒 胎儿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