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定江主编,陈奇主审的1996年版《中药炮制学》(以下简称新版教材)已于1996年5月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新版教材是在一、二版教材基础上修编而成,充实了现代研究的内容,为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提供了一本较好的专业教科书。1 新版教材将本学科已成熟的许多前沿成果加以引用,使其在编排和内容上不断完善和充实1.1 新版教材发展、充实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循经考穴编》是一部关于经脉流注、经穴考证的针灸学专著.从书的内容构成、作者、版本考据及腧穴考证、刺法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浅议该书中描述的透针刺法、刺络放血及沿皮刺法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以下简称《临床用药须知》)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1年4月出版发行.201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是由第九届药典委员会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200多位全国范围内一流的临床各学科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工作严谨的医药学权威专家,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公认的资料编写而成,展现了我国用药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儿科学>第7版(以下简称该书)已于2008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进入了教学使用阶段.来自全国19所大学的25位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参加了编写.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易懂、阐述清晰、实用价值极高的优秀教材.静心研读品味,认为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中药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用于防治疾病的瑰宝,其真伪优劣和人类健康休戚相关。寻求灵敏、快捷、准确、简便的鉴别中药质量的科学方法,对搞清其有效成分,辨明其假冒伪药,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袁久荣教授撰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一书,是为解决中药的质量控制问题,在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而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本书的出版,可推动光谱学在中药鉴别、质量控制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应用,拓展了光谱学的应用领域。
全国医药中等专业学校统编《药剂学》教材是供药物制剂工艺等相关专业使用的教学书籍。该书内容丰富、全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既突出了中专教学特点,又反映出了药剂学发展的现代信息,这是一本较好的教科书。但粗读后,发现尚存有不足之处,从爱护该书的愿望出发,提出几点意见与作者和读者商榷,供再版时参考。1 部分内容论述欠妥或有误1.1 20页倒数13~14行和48页倒数6~8行有两处提到“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此种说法不妥。因为蛋白质在溶液中带电情况取决于溶液的pH值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其等电点,而不决定于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即溶液pH等于等电点,其分子呈中性不荷电;当溶液的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的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1]。1.2 54页第14行和188页倒数15行等多处把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分散介质(分散媒)说成“溶媒”或“溶剂”欠妥。因为溶剂是溶液体系的组成部分,系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最近一项名为盎格鲁-斯堪的那维亚的心脏终点试验(Anglo 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ASCOT研究)是近来欧洲最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降压联合降脂的终点研究.ASCOT研究初步结果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分支的特点与意义浅评如下:
近10多年来,通过对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内在机制深入研究,认识到交感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是个关键因素,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长期高度激活是心脏进行性重塑心力衰竭恶化的核心.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简称该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5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的重要配套丛书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主要供医务人员和药品企业参考的一部临床工具书.
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李恩昌主任领衔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是近几年论述健康问题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此书的特点和一般关于健康知识的普及读物不同,也与一般论述健康重要性的著作不同,是将健康置于广阔的空间,从政治、经济、文化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健康型社会、健康型家庭、健康型农村、健康型城镇、健康型生态等多视角,全面讨论了健康这一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为人们提供了一部从全方位认识和评估健康的读物.现就本人阅读此书后的感受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现代毒理学丛书,继<现代毒理学概论>、<现代临床毒理学>于2005年问世后,2006年1月由李龙和陈家堃两位教授主编,全国23位专家教授参编的<现代毒理学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出版,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