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7~7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年.治疗方法:患者仰卧,头转向健侧,于患者耳后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1具,安置5~7号针头,抽取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0.75 ml、硫酸阿托品0.2 mg、50%葡萄糖1~3ml(成人量,儿童酌减).由患侧翳风穴(即患侧耳垂后,下颌骨升支与乳突之间)进针,使针尖触到乳突前缘,然后向后向上推进1 cm,针尖即可到达茎乳孔的下面.当患者感到耳深部疼痛或酸沉时,抽吸注射器无回血,即可缓慢注药,注药后面部有1分钟左右疼痛.为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注射2%普鲁卡因1 ml.每日1次或隔日1次.
重症肌无力患儿出现肌无力危象,是一种危及小儿生命的临床紧急状态,如抢救不当可导致小儿死亡.我科应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匀速静脉注入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患儿5例,获得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3~7岁1例,8~12岁4例.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5例均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4例吞咽困难,3例呼吸困难及紫绀,5例均出现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双侧膝腱反射减弱,新斯的明试验均为阳性.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例,支气管肺炎2例,静滴庆大霉素1例,停用胆硷酯酶抑制剂后诱发1例.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w/o型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消旋山莨菪碱和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剂量500∶1)复方缓释微球.将聚乙烯醇-透明质酸(PVA-HA)通过冷冻-解冻循环交联制成高分子水凝胶,制备出适合微球释放的基质材料,以更好地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以HPLC法测定复方微球中释出的消旋山莨菪碱和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的浓度,计算体外累积释放率.结果显示,所得消旋山茛菪碱和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复方缓释微球形态圆整且粒径较为均一.含有0.9%透明质酸和5.5%聚乙烯醇的交联材料具有合适机械强度,将复方微球加至该PVA-HA交联材料中后,2种药物可以实现体外同步缓释,释放曲线基本一致,在24 h时累积释放率均达90%左右,且在96 h时均释放完全.
目的:观察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探讨肛肠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例病例分为两组,32例为治疗组,2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盒灸热熨下腹的治疗方法,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4.28%.结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2004年1~12月,我院应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于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术后肠胀气患者1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腹胀是胸腰椎疾患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1年5月~2003年5月对89例病人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以下简称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解除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