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强传染病应对的形势下,公卫医师常需对其传染病发现和应对行为作出评估.同时仍须就其开展的活动和采取的方针向众多的利益共享者作出说明.监测人员应向国家和捐赠者报告准确、及时和可靠的数据,以保证对暴发传染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保证用于传染病监测和应对活动的资金投入.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各级监测机构应该能够利用本地的监测信息处理和解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问题.目前正在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调了成员国应对全球健康保障目标作出承诺.要求所有成员国维持一个具有功效的监测和应对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发现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并能对其进行调查和作出应对.
葛延风认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非常突出,表现在从公共卫生到一般医疗服务、从卫生筹资与分配到服务体系建设、从保障目标到服务重点选择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因此,只从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入手进行改革是无法实现突破的.近几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探索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必须对整个医疗卫生体制进行重构.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实践的经验表明,社会健康保险制度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支撑,在社区卫生筹资、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群覆盖率已经超过90%,虽然保障水平较低,但其基本健康服务的保障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已将"医保政策向社区倾斜"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策略和措施,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缺乏全国性的监测评价.
风险管理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期望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管理过程[1].
军队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部队指战员服务,基本任务是姓"军"为"兵",确保部队指战员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完成上级的战备、训练、抢险救灾医疗保障任务.军队医院应在"确保"的前提下,适度地收治地方病人.作为以"军"、"民"为服务对象的军队医院不同于地方医院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刚性的国防保障属性,是军队医疗服务保障部队战斗力的程度、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目标的程度、实现医疗资源生产消费结构合理性经济目标的程度.保障目标是根本,社会目标是目的,经济目标是基础[1].为此,军队医院如何才能持续发展呢?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医院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与目标,使医院建设得到了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军队医院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面对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和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军队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谋求医院的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本院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它是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管理过程[1].它包括风脸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5个阶段,这5个阶段周而复始的构成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周期循环过程[1].如下图所示: